……怎么说呢,用京华惯用的词来讲就是‘要塞式’城市据点。所以它还是挺坚固的,而且正因为小,其城防体系所需的士兵恐怕并不多。根据在下的观察,正常情况下只要有六百人,他们就能构筑完整的城防体系,剩下的人可以作为战损补充。”
高振炘听得这话,不禁忍不住笑道:“胡老板对军务倒是甚有见地啊。”
本来这话多少带点玩笑意味,但胡老板听了居然还真有些感慨起来,道:“要不是出身所限,满门几十口人指着在下吃饭,在下此前还真想过投了京华的。”顿了一顿,又道:“不过却也无妨,在下有犬子三人,除了此儿须得继承家业之外,另外二子也向往京华得紧,再过两年等他们成年获字,在下便打算锻炼他们一番,然后送到京华来。
指不定将来他们运气一好,也能立下些许微功,在南疆获赐庄田,另分几支谱系。倘若真能那样,在下也算对得住祖人了。”
高振炘虽然是北洋舰队司令,却也知道京华在南疆的一系列政策。譬如刚才胡老板所言“立下些许微功,在南疆获赐庄田”,这就是京华为了移民搞出来的政策。而且由于有针对南疆土民的“归化户籍制”存在,相对应的汉人因功获赐土地庄田就显得更加容易一些。
归化户籍制实际上是把户籍分了三六九等,最高即‘明人’,根据南疆各国的习惯也称之为‘华族’。现在的南疆华族不仅包括汉人,也包括会说汉话的僮人、瑶人等来源于大明的各民族。而归化汉人或称归化华族的人里头,又以原本就会汉话的安南读书人、南疆各国原有华裔血统等更容易取得。
不过无论哪一种,对其人的汉语掌握水平都有要求,需要参加包括口语、行文两个方面的基本考试。在最终获得“归化华族”户籍的最终考试时,则还需要考一些比较初级的四书五经语意解释——八股文不考,只要能解释题目中那些出自于四书五经的原话意思就行。
归化户籍制中的移民华族和归化华族在南疆拥有颇为特殊的政治待遇,简单的说就是“立功必先赏,有过多轻罚”,故其不论是对本地人“努力进取”,还是对大明移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偏偏这些考试对于大明本土商人及其子弟而言极其简单——因为只要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商人,本人和其家族子弟都绝对是会读书的,而由于这年代读书几乎只读四书五经,所以就算读得再差,也不至于连这种考试都过不了。
于是这样一来,大明移民明显增多,其中很多都是主动移民。这些主动移民又以各种大小商人为主,他们的移民当然会带来技术和资本,这便使得南疆的开发明显加速。
另外,南疆的人口或者说民族比例也开始变化,华族与归化华族的人口数量正在逐渐增多,这对于京华在南疆的统治而言,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胡老板这番话还透露出另外一些讯息,比如他说的“立下些许微功”。要想获赐庄田,大致有几种方式,其中最“简单粗暴”的就是战功,这一点甚至都不必解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