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207章 审视(下)

第207章 审视(下)

sp;然而意外发生了,“……六月抵宁夏。如松以权任既重,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兵科许弘纲等以为非制,尚书石星亦言如松敕书受督臣节度,不得自专,帝乃下诏申饬。”

    这段说的是李如松的跋扈性子到了宁夏还是没收住,居然“不欲受总督制,事辄专行”——不听总督调遣,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还是大明朝的武将?别说立刻被弹劾、被兵部指着,甚至连一直保他的皇帝,都忍不住下诏书来指责了。此战后续倒是不必细说,总之打赢了,大家一起加官晋爵。

    然后就到了援朝之战,“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克期东征。弟如柏、如梅并率师援剿。如松新立功,气益骄,与经略宋应昌不相下。故事,大帅初见督师,甲胄庭谒,出易冠带,始加礼貌。如松用监司谒督抚仪,素服侧坐而已。”

    瞧瞧,早年要跟巡抚排排坐,现在甚至要和经略(督师)比高低了。

    接下来几段作战描述不必细说,只说战后,“初,官军捷平壤,锋锐甚,不复问封贡事。及碧蹄败衄,如松气大索,应昌、如松急欲休息,而倭亦刍粮并绝,且惩平壤之败,有归志,于是惟敬款议复行。”

    这段有点意思,说的是碧蹄馆一战在大明这边被看做是战败,或者至少是战术目标没能完成,所以李如松“气大索”——大为泄气。于是经略宋应昌和他都急于休息。好在日本方面情况也很糟糕,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准备和谈。

    接下来“四月十八日,倭弃王京遁。如松与应昌入城,遣兵渡汉江尾倭后,将击其惰归。倭步步为营,分番迭休,官军不敢击。倭乃结营釜山,为久留计。时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封贡,议撤兵,独留刘綎拒守。如松乃以十二月班师。论功,加太子太保,增岁禄百石。言者诋其和亲辱国,屡攻击之。帝不问。”

    日本方面情况比想象中更糟糕,退出朝鲜王京,宋应昌、李如松率部进驻并发兵追赶,但日本是有序撤退,明军不敢深击。于是兵部尚书石星留刘綎一部独守朝鲜,而李如松班师获赏。

    但是大明乃是后世所谓的“刚明”,所以这样的“胜利”在朝廷内部是有严重争议的。于是有很多人开始弹劾李如松,认为正是因为他打得不好,才导致“辱国”——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大明朝廷内部的思路一贯都是“除了蒙古,打谁都应该必胜”。

    所以,区区倭奴为什么居然打到最后还要和谈?你李如松怎么回事?你不是牛逼到要和经略比高低吗,居然就这点本事?

    但是,“帝不问”,皇帝就当没听见这些话。

    不仅如此,“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董一元罢,廷推者三,中旨特用如松。言路复交章力争,帝置不报。如松感帝知,气益奋。”

    时任辽东总兵被撤,廷推三个人选出来,朱翊钧明确表示用李如松。这显然又惹恼了文官集团,于是“言路复交章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癫任我癫,全家都靠边鸿蒙天帝经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失业后,我被神豪养成了顶级女神命运劫数重生88,从大山挖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