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207章 审视(上)

第207章 审视(上)

时,李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力战而死。

    卧槽!如此一个当世名将,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在这种小场面战斗中战死了?而且还是因为这样低级的指挥失误而战死?

    逗我玩呢?这tm是李如松的水平?

    正常人恐怕都很难相信,因为就在前几年的朝鲜,李如松就曾经打过一场和此战很类似的战役,即著名的碧蹄馆之战。

    在碧蹄馆之战中,当时李如松颇有经验地将麾下骑兵分为了三支。先锋一队,自己一队,后面还有一队由嫡系将领杨元率领作为接应,三队先后进军。

    在此战中,先是先锋遭遇到日军重兵的围攻,李如松随即引自己这队前来接应,杀入重围后力战了许久,李如松也曾差点儿遇险,但他仍旧未退,力战不止。就在双方都有些疲惫之时,杨元的后队及时赶到,李如松也得以趁机突围反攻,终于杀退了日军。

    那么从碧蹄馆之战中就不难看出,李如松在指挥作战这方面其实是粗中有细的,他出击大胆,但也留有后招。何况碧蹄馆之战中曾遇险被围的李如松,事后又怎么会不更加小心谨慎,反而轻易再次犯险呢?这实在太过诡异了。

    在李如松同时代的赵士桢所著《神器谱》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臣见辽左降虏李平胡者,以朝廷高官厚禄,以宁远两世抚育之恩,毕竟阴泄主帅出塞之期,使李如松身膏草野,暴骨塞外。”

    按照赵士祯的记载,李如松之死的根源在于,李平胡泄露李如松出塞的日期!

    此为孤证吗?不是,当时朝廷的内阁首辅是赵志皋,其为李如松所撰写的墓志铭中,又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无风注:由于该碑文有模糊不清处,不可辨认的部分一下用“□”代替。]

    “公(指李如松)以此自喜用寡覆众,吾长技当在养善术,业已明知当有伏,提五千人深入转战数百里,誓不还缩一步,斩馘不下数百,往来□捣万众中如无人。使李平胡、张玉辈有一军策应,虏乃亦不知少多仓卒,一□□,腹背夹击,岂不更成奇捷。□□不用命,委帅与敌,矢竭力尽,慷慨杀所坐马,万里功名,百战残躯,坐令狼藉。又足悲已,呜呼伤哉!”

    事情到此,才算是揭开了李如松之死的直接原因!看来,此战之中的李如松与在之前碧蹄馆之战时一样,还安排了李平胡、张玉两人作为接应。

    如果此二人按照计划前来接应的话,大概率是可以转败为胜的,最差也可以像碧蹄馆之战一样,将李如松救出重围。

    然而却不知为何,李平胡二人并没有像碧蹄馆之战中的杨元一样,及时赶到接应!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差不多就很清楚了。不过,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出现了,反而使得整个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那就是,李平胡后来怎样了?

    按理说,朝廷首辅都发话了,是你李平胡害死了朝廷的辽东总兵,而李如松本人又是朱翊钧的救火大队长,这怎么可能不将叛徒斩首示众?最起码也该撤职查办对吧?

    李家在辽东的那么多旧部宿将,又怎么能轻易放过这个害死李如松的家伙呢?尤其是,李平胡本身也是李家军的家丁出身,现在害死了少帅,这还不惩罚?

    然而事实却是,在明熹宗实录第六十八卷中,再度多次出现了李平胡的名字。此时>>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梦中强吻女帝,被找上门了怎么办灵气复苏:小扫把星抡勺带飞祖国我对大清忠不可言吞仙斗罗:我竟是比比东的外甥女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