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174章 建设性意见

第174章 建设性意见

”——大抵和曹操那个丞相差不多。

    高务实懒得和他解释这些东西,转而道:“岛津家原本石高七十七万石有余,挨了一顿揍之后,降低到了只有六十万石出头,这事儿国公爷可清楚?”

    朱应桢显然不清楚,一脸懵逼地问道:“石高是个什么东西?”

    高务实只好又给他解释了一下日本的石高制度,这个制度是日本战国时期,不按面积而按法定标准收获量来表示或者反推计算封地或份地面积的制度。

    与中国古代一样,日本的“石”也是容积单位,1石=1斗=1升=1合,一石折合大米约3千克;“高”在这里并非指高度、程度,而指的是数量。

    (注:日本石高制具体请百度。不过请注意,各大势力的石高在这一时期经常出现变化,且丰臣秀吉的太阁检地与后来的庆长乡帐数据有差距,史学界一般认为太阁检地的数据不太准,其中或有人为因素对数据做出了升降。)

    朱应桢听完高务实的一通解释,恍然道:“原来日本倒也不算太差,一年能产差不多两千两百万石粮食?”顿了一顿,又问道:“求真,你是大司农,不知道咱们大明一年能产多少粮食?”

    好问题,但是户部其实并没有这个数据,因为大明不是按照这种制度进行统计的。不过面对好奇宝宝朱应桢,高务实也只好临时给个十分粗略的估算给他。

    “约有二十万万又三千万左右。”高务实答道。

    那就是23亿石,这个数据可能不准,因为高务实的粗略计算方式是这样的:万历年间中国耕地总数约为11亿亩,明朝亩产大约为174公斤,那么明朝的粮食总产量为1914亿公斤,折合23亿石。(再次重申这个数据只是粗略估算。)

    高务实这么一说,朱应桢就放心了,哈哈一笑:“果然是蕞尔小国,不过我大明之百一。”

    谁知道高务实大摇其头,正色道:“国公爷,这账不能这样算。”

    朱应桢诧异道:“为何?”

    高务实叹了口气,问道:“国公爷为五府都督,当知我大明有兵几何?”

    “天兵百万!”朱应桢昂首挺胸地道。

    高务实点了点头:“听起来很是不少,但是国公爷算一算,咱们二十万万的‘石高’养兵只是百万,倘若换去日本,他们应该有多少兵?”

    这题不难,百一即可。朱应桢笑道:“那不就是一……呃,一万?”说着他自己也瞪大了眼睛。

    高务实微微一笑:“现在国公爷知道这账不能这样算了吧?”

    是,朱应桢知道了,但他还是一脸震惊:“可他们拢共只有这么点粮食,怎么养起那么多军队的?要是我没记错的话,就这次倭人那个摄政王出兵攻打岛津家,就出动了十万大军!”

    高务实点头叹道:“这就是制度问题了,另外……日本对寻常百姓的搜刮之严重,至少十倍于大明。”

    朱应桢呆滞了半晌,跳脚道:“这他娘的倭人可太狠了!我就纳了闷了,搜刮这么狠,倭人百姓居然不造反?”

    这题高务实>>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童话世界的魔法师斩气界团宠师妹归来,拯救满门怨种反派骤雨未歇七零媳妇娇又软:糙汉军哥扛不住臣妻难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