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134章 朝局变化(中)

第134章 朝局变化(中)

不得臭大街么?如今的人特别重视乡情,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大抵便是如此。

    高务实只是微微颔首,没有多话。但麻承宣经验不足,戚继光这一代军神同时也是官场老油条,却是个察言观色的行家里手,早已听出高务实刚才这句话是话里有话的。

    戚继光见麻承宣没有听出来,不得已只好自己点破,轻咳一声,道:“大司农见谅,末将有些耳背……您方才说‘一时之间’不好办?”他把“一时之间”特别加重了语气。

    高务实伸手指着他,笑道:“南塘公,你这就叫耳背?”

    戚继光只是含笑不语。

    高务实无奈道:“本来是有个主意的,可以给禁卫军中的每个军官职务多加一人,可惜还没来得及办就先离任了,这事恐怕就要拖一拖,看什么时候得空和皇上提及,再请届时的新任戎政侍郎上疏……”

    这句话让戚继光和麻承宣同时大吃一惊,戚继光这样镇定的人也不由得睁大眼睛,忙问道:“啊,大司农原本打算让禁卫军再扩军一倍之多?”

    高务实笑道:“不然,并不扩军。”

    戚继光一愣,诧异道:“既不扩军,如何多出一倍军官来?”

    高务实心道:我要怎么给你解释一战之后德国的“十万陆军计划”?

    一战之后的德国,作为战败国被限制了军队规模,国防军被称为防卫军,要求人数不得超过十万人。于是时任德国防卫军总司令冯·赛克特天才般的搞出了一个“十万陆军计划”,为后来二战时期德军的超高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赛克特传记的作者拉本瑙,在德军大胜英法联军后表示:“没有赛克特,今天(指194年)就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参谋部,因为这个组织是必须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建立起来的。

    无论军官们如何有天才,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在旦夕之间建立起来。概念的连续是为了保证在现实的严重考验中掌握领导权所必需的。个人的知识或能力是不够的。在战争中,有地发展起来的多数人的能力是必要的。这种集体能力需要几十年才能培植成功……”

    早在1921年,赛克特就秘密地在纸上忙于设计一支完备的德国陆军,并且谦恭地为他的种种活动同协约事管制委员会进行辩解。

    禁止征兵,赛克特就把这一点兵力,视为未来德军的核心,成为大熔炉,在可能的时候,百万大军便会从那里产生出来。这十万人就是十万个骨干,一旦决定扩充,小兵就会变成军士,军士就会变成军官。

    赛克特关于战略、战术等思想的描述对高务实现在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但他培养军官的思路是高务实特别重视的,只不过如何向戚继光表述则有点麻烦。

    高务实不得不按照戚继光能听懂且又“有章可循”的语言来描述:“这个计划简单来说,有些类似于内阁的观政进士,当然具体的情况有些差别。本部堂的意思是,在禁卫军中每一个职务除了正式的那一人之外,还设立一个见习军官。”

    他说到这里,指了指麻承宣,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最讨厌的青梅竹马是败北勇者怪客心刃华娱:女明星们都到我身上挖宝藏这小寡妇要逆天傲世潜龙王东仙人就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