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元辅 > 第062章 暴怒的图们汗

第062章 暴怒的图们汗

p; 但大明的反应是什么呢?

    “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也就是说,兀良哈三卫在大宁一带的活动是非法的,明廷不允许三卫的蒙古人南迁到大宁地区驻牧,仍然要他们回到潢水以北地区。

    实际上,面对觊觎南下的兀良哈部,朱棣在永乐年间所采取的是军事打击与政治怀柔相结合的政策。一方面采取多种策略,招抚兀良哈各部,同时接受瓦剌、鞑靼的朝贡,并赐予其领主封号;另一方面,对于不服从大明的蒙古部落,他采用军事征服,曾先后五次亲征漠北。

    不仅如此,朱棣即位后,还开始着手经略边防,并命兵部复议大宁、营州、兴州三卫,制订各种办法,试图恢复屯田制,修复各卫所的生产,但为时已晚。《明实录》中记载,朱棣以“以大宁兵戈之后,民物凋耗”为由,封徙宁王于南昌。

    朱棣此举,一方面是迫于大宁卫的现实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的削藩。

    把大宁诸卫屯于京师周围,强化北京周围的军事配置,建设新的政治军事中心,再将谷王、宁王、代王等人改封他处,削弱边塞藩王实力。

    然而这些举措实际上破坏了朱元璋广建诸藩、以镇北疆之策,导致大明北边防线内缩。

    不过,朱棣内迁大宁明面上的理由“民生调耗”,也不是随口乱说,而是确有其事。

    其中最大的一个麻烦就是粮食短缺。从洪武二十年设置大宁卫开始,保证军食供应就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

    洪武二十年三月,朝廷曾经动员山东、北平、河南、山西四省民夫前往大宁运粮,凡参加运粮者免除夏税。

    同年七月,大宁储粮31万石、松亭关58万石、会州25万石,加起来就是1余万石。但只过了两年,大宁粮食就已告罄,“军储不给”,结果不得不加以变通,改为商人纳粟中盐,“凡大宁输粟五斗,给淮浙盐一引。”

    由于政策得力,到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大宁的积粟已经达到62万石。结果朱元璋命令停止向大宁输粟,令商人转粟到东胜等处。

    通过以上零星记载可以看出,大宁的粮食运输压力有多么重。为保证大宁等北方军事重镇的粮食供应,朝廷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从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其中光辽东海运就持续了三十多年。

    永乐初年,为恢复北方>>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餐馆通万界?我赚十个亿很合理吧萌宝驾到:爹地投降吧星宇世界传奇公会我跑长途遇到的那些邪乎事炼神鼎殿下来自百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