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4500余人(本编4038人,临时加强了一营马队、一营炮队);暂编旧港警备军第三镇岑云汉部第一协约4500人(有高珗临时给予的加强);万象警备军第二镇第一协岑懋仁部约4000人;金边警备军第三镇第二协黄从辙部约4000人;海东府黄氏狼兵第二镇第一协黄南锦部约4000人;高渊南下时高务实派给他的精锐武装家丁1000余人。
将以上各部分兵力相加,可知南疆西征军进入孟加拉的总兵力约为47000人,仅有此次莫卧儿帝国东征军的一半。
虽然在占据孟加拉之后,南疆军也收获了一些当地武装的投靠(即前文说过的莫卧儿帝国马普尼制度下的类似藩镇武装),乃至于主导编组了一些治安部队,但这些人显然都不能被南疆军完全信任——无论是忠诚度还是战斗力,南疆军都信不过他们。
换句话说,当莫卧儿帝国主力来袭,南疆军能依靠的仍旧只是杀入孟加拉的自家军队,总计不到五万人。而且更糟糕的是,孟加拉地区的治安情况至今仍只是比最坏时有所缓解,依旧需要留下大量南疆主力镇守威慑,以至于前线的拉杰默哈儿城实际上只有三万左右的主力。
这些兵力仅仅和莫卧儿帝国先锋军大致相当,刘馨当然不能孤注一掷全军出战——赢了倒不必说,万一输了那可就万劫不复了。甚至就算打平也不能接受,损失太大同样不能接受,否则后续作战还打什么?优势兵力有优势兵力的打法,劣势兵力有劣势兵力的打法。这里甚至不能套用历史上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的打法“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因为努尔哈赤当时的兵力在聚集为一路之后,面对明军三路大军的任何一路都有明显的兵力优势,而拉杰默哈儿之战中,城中的南疆军即便倾巢而出,也不能对莫卧儿帝国先锋军形成兵力优势。
于是高务实现在能判断的情况就很明显了:刘馨等人迫于兵力不足,在当地又没有稳定的统治基础,实在不敢出城“浪战”,因此打定了主意在拉杰默哈儿打一场防守战,或者最多防守反击战(需要莫卧儿军主力在城下严重受挫受损),然后他们趁贾汗吉尔的轻敌,先击败了一次莫卧儿帝国先锋军,取得士气优势,有利于接下来可能出现的长期守城战。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计划是最稳妥的,因为即便贾汗吉尔的大军全部抵达,仗着兵力将拉杰默哈儿三面合围,断了南疆军的陆上粮道也没用。一来南疆军已经在城中囤下了大量粮食,二来拉杰默哈儿城南就是大河,有南疆军强大的水上优势在,这条水上粮道安全无虞。
不过即便如此,高务实还是觉得,仅仅死守拉杰默哈儿是不对的,必须在其他方面搞点动静才行,也就是兵法所言的“以正合,以奇胜”。
拉杰默哈儿又不是莫斯科,没法靠着冬将军“打残”敌军,而贾汗吉尔只要没有失去理智,当发现自己损失太大的第一时间就缓缓撤退,那么南疆军就几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安然撤回,整场仗打下来意义有限。
但如果能够出奇制胜,比如利用水路优势,悄然调动一支精兵包抄莫卧儿大军背后,城内的南疆军再发动配合进攻,前后夹击之下就有可能取得大胜。
当然,这要根据莫卧儿帝国大军的警醒程度来决定是否执行,如果敌军十分警觉,在大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