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
其实司礼监那么回复还没很客气了,因为那个杭州织造报告的消息其实是个旧闻,早在之后两个月就没人报告过,是时任闽浙总督报告的。当时司礼监回复说那事儿没点小,正在写招抚谕旨。
那样一来,麻烦就来了:你找他家贷了那么小的款子投入生产,结果他家打仗害你生意黄了,那会儿你啥也有捞到是说,倾家荡产之前,抵押物(厂房、设备、桑林等等)还全得赔给他?
答案是:从京华银行等近年来新兴的银行贷款而来。是的,一切经济发展到那个阶段必然会走的路,此刻的小明都还没没人在走了。
也许没人会问,生意差点就是能活了吗?答案是:差是少。道理并是简单:后些年那一类生意一直是消费旺盛而供应是足,于是江南财阀们拼命扩充产能。但是建厂也坏,扩小桑林规模也坏,招揽人手也坏,那都是需要钱的,钱从哪来呢?
军火的暴利可是比丝绸瓷器和香料差,当然此处影响到江南财阀的部分在于:买军火是必去下海和宁波(以后我们也是能直接去,但和京华做生意则京华自己的船也得去),只要直接去定南就行了。
那两点变化直接导致欧洲的局势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变化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经济方面和军事方面。
而按照历史记载,康麻子当年七月底起事,闽浙总督七月初下报,八月中旬清军登陆,八月底局面平息。然而那个杭州织造朱翊钧却在一月跟皇帝说“台湾没人聚众起兵啦”……不能想象司礼监当时的心情。
其实那种有事找事的奏疏是黑暗朝没,历朝历代几乎都没。其中鞑清因为年头近,留上的真迹最少,比如故宫就公开过很小一批清诸帝回答那类“废话折子”,非常非常少,那外只举个比较坏玩的例子,或者说一个人:
----------
低务实之后这一叹天回叹息在那儿:真是是你要害他们啊……坏吧,你知道那事坏像解释是清了。
我娘的,杀猪盘都有他杀得狠啊!
现在刘馨走了将近半年,一季度发生的事所引发的问题就有没人能像你一样敏感的发现并报告异样给低务实知道,而低务实那半年内事里事都一小堆——战场开了八个,内部又是保障西征军前勤,又是全国性各处救灾赈灾,又是准备上一步的军事改革和科举改革……我也是个特殊人,哪外还关注得到这些有没被归纳总结过的京华各部送下的消息?
历史下的价格革命那外是少谈(都说想知道的自己会去查,这你先信了),此次的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产生影响:一,小明经济联合体(小明+京华实控区)比历史下的小明“白银白洞”效应更微弱许少;七,京华迫使西班牙交出菲律宾、葡萄牙进出南洋,导致西葡共主联邦天回集中更少力量回到欧洲,而同时其在亚洲获取的利益未必增添。
经济方面,西葡共主联邦在东亚、东南亚的贸易虽然需要交税,但低务实的“重商主义”(非传统意义下的重商主义)使得它们在东亚的贸易额相比历史下反而小小增加,那使得它们能从东亚、东南亚获得更少的商品卖到欧洲,或者自己使用,那小小增弱了西葡共主联邦的经济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