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地大物博,物资相对比较丰裕,因此对于朝贡更看重的属国的臣服,贡品可以量力而行,有这个态度就可以了,而且为了展示我中原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对于主动纳贡的属国,一般还有回礼,甚至回礼远超贡品价值,历史上小国争相纳贡屡见不鲜。
但草原上的朝贡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已经上升到了扩充自己实力,打压地方的高度。
草原上的人口就像是牲口,只要有充足的食物,便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人口便是基础,便是实力,一旦人口多了,不管是为了生存也好,为了扩张也罢,最后都会向原先的统治者发起挑战。
因此,契丹人统治大草原,对于治下各民族都强行规定了贡品的品种与数量,目的以不饿死为前提,竭尽一切消耗各民族的实力,使其无力进行反抗。
草原各民族也不是天生反骨,只要能留一口吃的,饿不死人,少养活几个娃,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反抗只有死路一条,在生存与死亡面前,生存才是最重要!
但是,再精确的计算也是有偏差的,而且再精准的数据也挡不住贪婪的人心。
大辽朝廷给出了贡品的品种与数量,那么说明这些贡品是有市场与价值的,朝廷拿的那部分是归朝廷的,契丹权贵们私人的这一块,不也得加上啊!
于是各种骚操作就来了,草原各族被压得生存都困难了,就比如女真人,这么多年一直发展不起来,不就是因为契丹人在不断地索要贡品,以致于阿骨打起兵反辽,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捉拿辽障鹰官。
《契丹国志》说:“五国之东接大海,出名鹰,自海东而来,故名海东青。”而自辽、金始,由于捺钵和畋猎的需要,海东青成为部族图腾、贡品之首。
辽障鹰官便是大辽派到女真索要贡品的官员。
这些官员到了女真,便以索要贡品为由大肆敛财,但凡看上的,便以贡品的名义强行征收,使得女真各部敢怒不敢言。
由于压迫,草原上的反抗就从来没有断过,契丹人各路布置精兵,靠着残酷的手段才维持住了统治。
因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