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不多吧。”云漪歪头想了想,说道。
上次礼部侍郎史大人和史三郎都来衙门了,云漪瞧着,他们兄弟二人的年岁差距也不大。
“老身十六岁嫁入周家,次年便生下了长子,他刚过而立之年就升至侍郎之位,确实快了些。但我朝也不是没有这等先例的。先宇文将军……”
周老夫人蓦然一顿,将后面的话咽了下去:“要不是因为史家只能有一个礼部侍郎,史三郎的才情,也能得个一官半职。”
后宅不宁,是会影响官途的。
“史家的官儿也就坐到侍郎为止了。”
“您是说,礼部早就已经定好了继任礼部尚书的人,并不是史三郎的兄长,对吗?”
云漪明白了,搞了半天礼部侍郎史大人一大家子都后宅不宁,皇上早摸清楚了。
“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治家”都治不明白,一部尚书之位做不得。
“你可真是个聪明孩子。”周老夫人掩唇笑了笑:“我那手帕交当年身子骨弱,到二十多才有史子航这么一个独苗儿。史三老爷在有嫡子史子航之前,没一个庶子生在前面。”
周老夫人说起这话的时候,眉目明显变得凌厉了许多。
可见,那位被气死的嫡妻也并非是没有手段的人。会被妾侍拿捏,恐怕中间少不了史子航父亲的推波助澜。
这么一想,云漪又觉得史家家宅不幸完全是自食其果。
继妻史三夫人就更不用说了,小家子气、嫉妒心强。但凡有几分真心对待嫡姐的孩子,都未必会有后来这番祸事。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