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几次试探自己。
可问题李皓实在是和苏冬没那个感觉,李皓这穿越过来,可不是为了钱来委屈自己的。
只是李皓转念又一想,真把这两人撮合好了,自己不会损失一员大将吧。
但最终李皓还是决定帮着推一把,反正能不能成都不一定,想这么多也没用。
而且除了李皓自己,其他人没谁是不可或缺,最多就是自己辛苦一段时间。
下定了决心,李皓就开始盘算公司和远大集团能有哪些交集,到时就全让叶顺主抓。
这保媒拉纤的事,还没正式提上日程,李皓就接到了许半夏打来的电话。
事态还是如剧中发展的那样,甚至因为这次到港时间比剧中还晚,导致等到废钢到达滨海港口的时候,钢价就已经跌到了一吨七百人民币以下,每吨钢材价格是六百九十五人民币一吨。
可是许半夏这边,连带税费和运费一起,每吨钢的成本是735人民币一吨。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许半夏把全部废钢给卖出去,还会净亏两百万。
许半夏现在手里是一分钱都没有了,哪里能亏的起两百万。
也就是赵垒选择了帮她,否则只要赵垒公司要求按合同办事,许半夏立马就可以宣布破产,并附带两百多万的债务。
而且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一个落井下石的人就出现了。
为了办好堆场,许半夏找不少人都借了钱,其中就包括郭启东借的一百万。
当然,郭启东那时是因为看好堆场,所以才愿意借的,为此还要了30%的利息。
可现在,知道了钢价下跌,许半夏多半是撑不过去的时候,他就找上门来,要求许半夏还钱。
不过郭启东也知道,许半夏肯定没钱还,就给许半夏出了个主意,自己拿那一百万从许半夏买钢。
但郭启东多精明的人,他要求的是按许半夏在黑海那里,三百五十人民币一吨的买钢价格来拿两千八百吨钢。
许半夏怎么可能接受这种屈辱的条件,果断就拒绝了,决定要硬抗下去。
可郭启东接下来还有对策,转头就直接把许半夏给告了,来了个釜底抽薪。
欠钱肯定是要还的,这对于许半夏而言,几乎是必输的官司,肯定会判许半夏赔钱。
在许半夏没有钱赔付的情况下,这批钢材做为公司财产,就会被法院审判。
到时消息一出,就不光是郭启东了,其他债权人就很有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对许半夏进行起诉。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