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是在忙最后几天。
等到正月二十开印之后,顾廷烨就要正式上任禁卫军指挥使,而李皓也就不需要经常待在皇宫之中了。
但赵祯似乎是没有打算要李皓闲着,便把李皓叫到了福宁殿。
赵祯先没提正事,而是问道:“英国公府上,你可有去过了。”
李皓答道:“臣与父母已经去过了,还请了令国公夫人一道前去,把生辰八字给取了回来。
待我母亲那边合过八字之后,便会将定帖送回到英国公夫人手上。”
赵祯说道:“这样便好,待你们确定了纳征之期,也前来通报与朕,朕到时候自有赏赐与你做聘礼。”
李皓连忙谢恩:“官家如此厚爱,臣感激涕零。”
说完这事,赵祯便开始说起了正事。
“好了,这事就说道这,朕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件正事要谈。
听欧阳学士说你有算学之能,还曾将开封府的账目整理的清清楚楚。
所以有意将你调去三司,任三司判官,主管度支部的桉牍之事。”
听到这话,李皓自然是愿意的,跟着欧阳修做官,李皓自然是愿意的。
不过要彻查账目,必然繁琐费时,那自己就未必能兼顾其他事情了,
于是便说道:“那臣的其他职司如何处置,三司公务繁忙,臣恐无力应对。”
赵祯说道:“你如今兼着枢密院副都承旨和殿前司都虞侯的职衔,但据朕所知。
枢密院的门朝哪开,你应该都不知道吧。”
听到这个,李皓确实有些尴尬,因为自任这职务一来,李皓还这没去过枢密院。
不过赵祯也没有追究的意思,而是说起了安排:“殿前司都虞侯的职务先留着,等顾廷烨上任之后,宫内事务暂时就交由顾廷烨来管,不用你多操心。
至于其他事物,宋朝中和毕仲游想来也不介意多干些活,就让他们帮着代管。
而枢密院副都承旨就先免了,朕重新任命你为三司判官,旨意很快就到政事堂,等顾廷烨到任,你就去三司帮忙。”
对此,李皓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反而是在之后几天,李皓特意寻了时间,把宫内大小事务都巡查了一圈,方便到时交接给顾廷烨。
等到正月二十,顾廷烨去了一趟皇城司,领了宫禁腰牌之后,便直接来到了宫里。
李皓带着人与他做了交接,当然顾廷烨在宫中的职权和李皓还是有所不同。
顾廷烨只能指挥得了禁卫军,而宫中值守的殿前司人马,顾廷烨按例是不能直接调动的。
当然李皓也已经交代过,让殿前司的人马尽量配合顾廷烨行事。
交接完成,李皓便准备离开了,结果被顾廷烨一把抓住,拉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