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瀚赞许地点了点头:“此计甚妙。不过,调查组的人选需慎重考虑,必须确保他们公正无私,不受任何干扰。”
朱标思索片刻,提议道:“瀚王叔,我们可从都察院与大理寺挑选精英,他们经验丰富,且对朝中贪腐深恶痛绝,定能胜任此任。”
朱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主意,你即刻着手安排,务必确保调查组迅速成立并投入工作。”
朱标躬身应命,随即又问道:“瀚王叔,关于科举改革之事,进展如何?”
朱瀚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期待:“科举改革正稳步推进。李慕白提出的实务考察方案已得到广泛认可,目前正在细化实施细节。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监考与阅卷的公正性保障,力求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朱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瀚王叔与诸位幕僚功不可没。科举乃国家根本,关乎大明未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两人正谈论间,一名侍从匆匆进来禀报:“殿下,有紧急公文自北方边关传来,请二位殿下速阅。”
朱瀚与朱标对视一眼,均感事态紧急。朱瀚沉声道:“呈上来。”
侍从将公文递上,朱瀚与朱标迅速浏览了一遍。公文上报告了北方边境近日频繁遭受外族侵扰,边防压力骤增,请求朝廷增援。
朱瀚眉头紧锁,看向朱标:“标儿,此事关乎大明安危,我们必须立即商议对策。”
朱标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瀚王叔所言极是。我们需即刻调派援军,加强边防,同时派遣使者与外族交涉,寻求和平解决之道。”
朱瀚点头赞同:“你即刻前往兵部,与兵部尚书商议增援事宜。我则前往御书房,向你父皇禀报此事,请求调拨物资与兵马。”
朱标闻言,立刻起身,神色凝重地向朱瀚行了一礼,随即匆匆离开书房,直奔兵部而去。朱瀚则稍事整理,也动身前往御书房,心中满是对边疆局势的忧虑与对太子的信任。
御书房内,朱元璋正低头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见朱瀚匆匆而入,不由微微抬头,问道:“瀚弟,何事如此匆忙?”
朱瀚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沉声道:“陛下,北方边境近日频繁遭外族侵扰,边防压力巨大,兵部已请求朝廷增援。此事关乎大明安危,微臣特来禀报,并请陛下定夺。”
朱元璋闻言,眉头紧锁,放下手中的笔,沉思片刻后道:“北方边境的安宁,乃是我大明之根本。瀚弟,你即刻传令兵部,调集精兵强将,务必确保边境无虞。同时,命礼部挑选能言善辩之士,出使外族,寻求和平解决之道。”
朱瀚领命,心中却仍有一丝忧虑:“陛下,微臣担心,仅凭武力恐难以长久维持和平。是否还需加强边防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以防不测?”
朱元璋点头赞同:“瀚弟所言极是。你可与兵部商议,制定一份详细的边防建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