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何红药对这种阴谋论猜测将信将疑,不过倒是对夏雪宜生出了一丝不满,这正好暗合现代一些心理医生治疗失恋的方法之一,用鸡蛋里挑骨头的方式找出对方的缺点,想尽办法怨恨对方,痴心就会逐渐动摇瓦解了。
而北京城的居民最感到惊异的是居然有像棋仙派温家这样盗匪家族的存在,杀人抢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肆无忌惮,全不把王法放在眼里,还和不少崆峒等名声不错的武林门派有交情,可以请来高手合力对付上门报仇的夏雪宜,有不少人质疑江湖门派莫非都是这样的吗?
北京城高官权贵云集,仗势欺人,官场名枪暗箭这些事情都非常熟悉,家里有亲戚在官场的还干过,有不少被人用这种手段整过,知道其中关节和一些化解途径,但是这些总还要包装着一层官府手段的外衣,像棋仙派温家这种毫无遮掩的盗匪家族,暴力手段还是第一次知道。
这也不奇怪,北京城这个明朝的统治中心,一般的江湖盗匪视作禁地,根本不敢来撒野,就是偶然踏足也不敢胡作非为,免得招来官府强烈反弹招灾惹祸,除非是像小说里五毒教受到了惠王的撑腰和蛊惑,否则江湖人物是绝不敢在北京城乱来的,北京居民当然也就无从知道江湖人物的胆大妄为。
从一些在北京游商、游方道士处了解到了评书戏曲里的江湖人物事迹是真实存在的之后,北京居民议论中除了对何红药、夏雪宜和温仪这三个人感情线的感叹以外,另外一股更加强大舆论掀起来了,大明天下朗朗乾坤怎么能容忍像温家这样的盗匪家族的存在?甚至还组建了一个江湖门派?
评书戏曲在表演这段故事时当然也难免说一些江湖规矩,江湖事江湖了,和江湖人物发生争斗的大都也是江湖人物,发生冲突不会报官,民不举官不究,官府也不会插手。不过温家祸害有不少不是江湖中人,只是普通百姓。比如温南扬就是一个明确被判过死刑的奸杀逃犯,被温方禄杀掉全家的夏家也是普通百姓。
更有一些浙江籍到京城经商或者为官的人证实温家在静岩镇家乡平时也是鱼肉乡里,是地方一霸,连“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基本规矩都不讲。一股主张严惩温家盗匪,铲除棋仙派匪帮的舆论主张逐渐形成,其中自然也有听众同情夏雪宜的因素,但是也确实有主张“法治”的原因。沈飞也从善如流,打算就以除了棋仙派温家作为他的锦衣卫校事营江湖司铲除不法江湖势力的第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