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场将士都大声答应。
崇祯又接见朝鲜使者,说他们不必再去北京城了,使者们也知道监护的事情难以改变,崇祯让他们回王京把朝鲜国王李倧和重要官员请过来,四天后来皮岛商量监护的具体事情,朝鲜使者只能遵命。姜曰广还不知道崇祯监护朝鲜的决定,问了起来,崇祯解释了一下徐光启当年的提议,说现在姜曰广最合适担任监护使,姜曰广当即应承。
姜曰广和毛文龙商量搬运船上物资,一起下来的还有流放东江镇的官员,刘宗周、黄道周和钱士升三个“死谏”的,前三十个报名抗议的,还有崇祯让锦衣卫调查的五十三个人,有十二个查出有劣迹的处置了,剩下四十一个也和前面三十个人一起带过来了。
刘宗周又说了一通大道理,崇祯没有搭理他,其中一路过来看到东江诸岛惨况已经有了些触动转变了想法的瞿式耜、倪元璐、张国维三个人崇祯让他们去协助姜曰广做监护朝鲜的工作,工作出色可以让他们复职。其他人让毛文龙安排,上了年纪的教书,年轻力壮的和士兵一起训练,不必有区别对待。
毛文龙把崇祯住处周边的其他客馆临时腾了出来让崇祯的侍卫入住确保安全工作。崇祯身份已经公开,就可以审问那六个人了,经过锦衣卫和东江将领联合审问下,很快问出了结果。在庙岛的刺客确实是这批人,五个人执行刺杀,徐敷奏准备的小船在岸边接应。
向他们通报消息的是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这个人一向的袁崇焕交好,称得上是袁崇焕的死党。他本来也不知道崇祯的行踪,只是听说了崇祯要到各地微服寻访的事情,和当时在北京的徐敷奏说了这个消息,徐敷奏正打算到登州和在那里的李鑛、高万重等五个人汇合,一起商量袁崇焕被杀后的出路,问崇祯会不会去登州?余大成说按常理不会,毕竟登州沿海风险大,不过崇祯这几个月总有反常举动,也不能排除可能。
徐敷奏后来赶到登州时,混在人群里,正好看到张可大和崇祯一行人带兵离城和杨国栋被拿下的事情后,买通了关节,想办法向一个登州兵打听了在采石场时的详细情节,判断出喝止杨国栋“你敢犯驾”,化名方以智的很可能就是崇祯,又听说了姜曰广运军饷去皮岛,化名方以智的崇祯也会一起去,就和李鑛五个人商量决定刺杀崇祯后再去投靠后金,六人就提前在庙岛上潜伏两天,等到崇祯上岛后发动了袭击,失败后按计划驾船想金州逃跑,结果在海上被驻扎旅顺的东江军发现追上抓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