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多看了完颜萍几眼,似乎以为有一个女子比较奇怪,不过既然能出现在这里,想必都是崇祯的亲信,也没有多说什么。
崇祯首先夸奖了汪汝淳的工作成效,说他这几天在京城闹的动静不小,很多官员上朝时脸色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汪汝淳笑着回应了一句“草民不过是按陛下吩咐行事罢了”,崇祯这才想起汪汝淳还没有官职,说以他的才能和这次立的功应该有个官位,问他要什么官?汪汝淳拒绝了,说他现在有官位反而不方便,真想当官时会直接提出来,李之藻也帮腔,说汪汝淳的性子用官位束缚反倒不自在,崇祯用中旨任命反而会使汪汝淳成为言官攻击的对象,日子更不好过。崇祯也同意了,说等时机成熟,汪汝淳想当官了就和他说。
接着崇祯目光转向了李之藻,盯着李之藻手里的地球仪看,李之藻会意,赶紧把地球仪交给崇祯,崇祯看了连连赞叹,称赞怕是西洋各国的地球仪都没有这么精巧,旁边罗雅谷附和,说欧洲大部分地球仪都没有这样精良,称赞李之藻的才能不是一般工匠能比的。崇祯说地球仪能开阔大明人的眼界,只做一个不够。让他和工部官员商量一下,雇请工匠大量制造。这东西现在还是稀罕物件,富人买了做珍玩摆设,在人前炫耀也能起普及知识的效果,不愁没有销路。
李之藻称赞了崇祯的提议精妙,说这样不仅多了一项收入,而且大明人见地球仪多了,也可能有豪杰志士出海游历,到极远的亚默利加(美洲和利未亚(非洲探险。李之藻的地球仪上也标有地名文字,不会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地方。旁边的罗雅谷听到这话神色闪过一丝担忧,随际消逝。大概是担心明朝的探险游历者和欧洲的殖民者在美洲和非洲相遇可能发生冲突,但是作为传教士也并不太关心那些问题。
崇祯把地球仪转到了欧洲的位置,问罗雅谷对欧洲的耕地情况是否了解,沈飞知道说到今天的正题上了。罗雅谷说大概情形知道一些,详细情况也需要查书才行。崇祯说只需要知道大概情形,问欧洲是否有大量土地被少数人占有,大量贫民无地可耕?程度比起大明怎么样?就是欧洲的土地兼并情况比起大明怎么样?
罗雅谷说欧洲的土地向来是兼并在少数贵族手中,大部分农民都是贵族领地里的农奴,土地兼并对欧洲是一向如此,理所当然的情形,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崇祯问莫非欧洲没有自耕农?罗雅谷说有是有,但是人数比例远没有大明高。原来欧洲土地都是分封世袭,近百年来渐渐可以买卖,但是和大明比起来,土地依旧兼并垄断在少数人手里。以他在大明各地所见到的情形,欧洲土地兼并程度远比大明严重得多。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