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人人肩并肩挤压逼进把敌人挤下悬崖那样,樊城外没有悬崖,但是有汉水,有唐家河,敌军就是渡河上岸的,别说放缓攻势,即使后退,哪怕车城速度不如骑兵,只要一点点挤压过去,主肖让敌军退无可退的时候。
只是这次车城不是齐头并进,两边推进的辐度比中间部分更大,慢慢形成了一个弧形,并且弧形的弯曲度一点点加大,从高度往下看就像一轮弯月。敌军的冲锋也分好几钟方式,不是一直都分散冲锋,八里车营不是都能直射杀伤敌人,两边的正前方往往没有敌人,必须调整角度倾斜射击,即使是大量杀伤的霰弹,也有不少是重复打击,没有把所有炮火充分利用起来,这就是沈飞和黄药师、秦九韶研究之后想出来的应对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受到南朝刘裕北伐的“却月阵”的启发,可以说是反用却月阵,把向外弯曲改成了向内弯曲。
刘裕北伐时曾在黄河边用却月阵以两千步兵用战车击破北魏三万骑兵,也是战车破骑兵的一个战例,沈飞和黄药师、秦九韶说起战车可以对付骑兵时他们俩想起来的,经过钻研改进而成。刘裕一度收复洛阳和长安,让有同样志向的辛弃疾极为向往,留下了“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感慨。
今天这个反向却月阵则相当于对敌军骑兵的一种合围,战术思想更接近于现代战争的侧翼火力比正面火力杀伤力更大,敌军每逼近一段需要付出的代价更加沉重。即使接近了,集束火箭的杀伤力也能发挥更大的威力,靖难之役燕军都已经冲进明军阵营了,还是会被单兵集束火箭反杀,这才成就了一窝蜂“明代喀秋莎”的威名,再加上燧发枪弹的补充,几乎可以使敌军无法逼近,本来车营只要火力够猛往往是不必奇兵出车近战的,刚才敌军兵力多还有压力,现在兵力单薄至此,就已经攻守异势了。
戚继光的车步骑营弹药储备基本要求是“终日打放不停”,这支兵力、装备数量都翻倍的车骑营在弹药储备上也是翻倍,要求携带至少可以持续使用两天的弹药,反正在军中普及了龙象般若功和其他基础武功以后,士兵的体力大增,加上后面的辎重营,多携带一些弹药也并不困难。敌军骑兵步步后退,车营一点点进逼,不断通过近程、中程、远程各种火力打击敌军,随着伤亡越来越大,敌军已经渐渐出现了溃败之势,已经有些马匹开始乱窜。车营还是步步为营,一点点不断挤压用火力杀伤对方,火力杀伤越大,最后发起致命一击时越是轻松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