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设法增加些财政收入了,想到明末宋应星徐光启都主张和研究过的晒盐,自己虽然没有干过,但是步骤听说过。也就是找个海边的浅滩建几个晒盐池和结晶池,纳潮水用阳光晒,首先析出来的一点点就是盐,氯化纳。后面就是氯化镁、氯化钙,不是盐了。赶快把首先析出来的一小部分纯盐搜起来,加少量水,大概是海水的一到两成,制出不会再溶解的氯化纳饱和溶液,并且过滤掉其中杂质。再继续晒盐盐干为止,搜集所有获得的结晶。用之前制作的氯化纳饱和溶液冲洗这些结晶,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氯化镁、氯化钙会继续溶解,经过冲洗被冲走,剩下的就全是纯氯化纳结晶了,比第一次析出来的多得多。再用这些新的纯氯化纳晶体制作饱和溶液,再引海水晒干后冲洗,反复进行这样的步骤。这样纯氯化纳结晶就会越来越多,纯度也越来越高。
沈飞又出手了两颗工人珍珠,和羽明子和任盈盈说了一声,安排了几个福星道院、日月神教和梅庄的人,让施令威带着,去了戚继光的家乡山东蓬莱,给戚继光写了封信,让戚继光出块地合股,雇佣了些当地人就开工。经过了四五个月的反复试验,试出了第一次提取析出纯盐的最佳时机,制作饱和溶液的最佳加水量,多少饱和溶液能冲洗提纯多少晶体等各个步骤的关键信息,制订了严格保密的规范化流程。迅速垄断了附近食盐业。两年时间就打开了几个省的市场,盈利五十万多两白银了。沈飞直接写信联系戚继光和张居正,让所有官方盐场推行这种晒盐法,不仅极大降低了制盐成本,而且官盐的质量也超过了私盐,几年时间,把私盐商的市场冲击得七零八落。对于阻挠官方控制食盐业的势力张居正手段强硬,市场手段行政手段配合清除,食盐经营又回到了官方手里,人人要吃盐,沈飞估算就这一项,增加财政收入就不下五千万两。
这期间,也传来消息,戚继光的车步骑营大发神威,两次全歼来犯的蒙古骑兵,逼得董狐狸投降。不久,这些战绩又出现在了民间戏曲中进行流传,这次,除了戚继光的老朋友汪道昆,更加重量级的戏曲巨子汤显祖也参与了。
戚继光又在蓟镇增建空心敌台,戚经光本来上疏计划建的空心敌台,高五丈,宽十丈,分三层,里面能住1个士兵及相应的武器弹药和粮食,打算建三千座。后来谭纶上疏把缩减高度大小,分两层,这可能是因为经费原因对戚继光计划的削减。现在有钱了,把后面的追加上了。
另外戚继光的九边轮训计划也开始实施。原来戚继光只是在蓟镇开办武学(军校培训一镇军事人才,一期招3人,从初级军官、士兵、世袭武职和武生员中选拔学员,统一授课,传授各种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一届三年,考核合格的就毕业派到军队中去。
而戚继光上疏九边轮训本来因为经费问题被张居正拒绝,这回也可以顺利实施了。分两个方向,把蓟镇将士作为教导旅派到其他边镇去,或者把其他边镇的将士调到蓟镇来训练。沈飞听到这个消息,又用马甲“南狂生”发言,提议这种武学(军校培训军事人才的制度可以推广,北京和各地方都可以建立。
又过了两年,传出消息。找到了当年刘大夏藏匿起来的郑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