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来的,有老资格。
一个村子里面,有本地的,有外地人。
等级,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并不是一定要有自我的等级意识,才能叫做等级。
正常来说,具有不同身份,不同地位、财富等,不同意识形态的多个社会性群体,就可以称之有等级了,而不需要某些人在某个等级当中提炼出某些精神,抑或是做出什么有指令性的约束条约,才能称之等级。
同时,大多数情况下,等级和等级之间,往往会形成压迫,对立,以及利益上的侵占。
比如老人想要让新人多点干活……
当下大汉的朝野之中,冀州和豫州,朝堂士族高官和地方具备经济和人口实力但是没有政治实权的豪强等等,都是相互对立的。而关中的斐潜和山东的曹操,只是这些对立面,矛盾集合体的代言人而已。
矛盾,永远都不是孤独存在,单一留存的。
就像是现在,对于刘协和崔琰来说,他们共同的对立面,就是曹操。
曹操当下虽然进攻关中失利,可是曹操在朝野之中,依旧根基深厚,尤其是曹操手中依旧保留着一定的军事实力,以及在颍川周边的屯田兵,在许县之中还有任峻掌兵……
所以真要是逼迫到让曹操狗急跳墙,显然是不符合刘协等人期盼的,他们更多的希望通过协商,让曹操度让出一部分的利益来。
刘协认为,大汉需要平衡。
外戚,宦官,清流,是一种平衡。
冀州,豫州,关中,也是一种平衡。
如今曹操元气大伤,关中又是已经崛起,中间河洛一带又不能算是比较合适的缓冲地带。整体上来说,集合冀州豫州,甚至是其他各州之力,对抗日益强大的关中,无疑是最佳的平衡策略。
可问题是任何事情,一旦牵扯到了朋党,就有些麻烦了。
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平衡好,事前商量妥当,否则就算是强制执行,也会被拖后腿,最后什么都办不了。
所以现在刘协觉得是可以让曹操坐下来谈的一个绝佳的机会。
崔琰也是这么认为的。
对于刘协和崔琰来说,曹操并不算是多么差。
曹操在经学上面的造诣不差,文采诗歌不错,军事武韬也很出众,对待下属臣子也谈不上多么凶残无礼,整体上来说可以算是六边形战士,但是问题在于曹操控制欲太强,疑心太重!之前还有颍川给曹操提供钱财人物,也算是可以支撑曹操的政治集团运作,可是如今一场大战之后,颍川想要继续提供,或是弥补这方面的亏虚,自然就比较困难了。而且曹操之前举着天子作为大旗,也维持了他统治中原的合理性,现在自然也出了问题。
随着曹操的权柄越来越重,刘协也越发的觉得不安,想要以新的平衡来替代曹操,但刘协也清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更大的动荡。
幸好的是,骠骑没有继续进攻。
可怕的是,骠骑没有继续进攻……
聪明的人已经意识到,如今大汉朝堂,中原地区的行政体制已经谈不上什么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