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来偷袭,就必然折损,折损一多,就控制不住这么大一个峨嵋岭!』曹休将手按在了地图上,『要流民,要战马,还是要峨嵋岭,骠骑总是要选一个!』
曹休不相信骠骑能够全都要。
因为依据曹休的经验,流民就代表了无穷无尽的麻烦,要住所,要吃食,拉屎拉尿挡着兵卒的道,说不得还跟骠骑的战马抢吃的,因为在流民眼里,战马都能吃豆料,凭什么他们不能吃?他们吃的都比不过牲口,肯定会爆发剧烈的争斗……
还有曹军混杂在其中的人一定会搞些动作,随后就是镇压和杀戮,骠骑军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兵力也会被分散,若是在偷袭刘柱扈质的时候再损失一些兵马,那么曹休他的机会就来了。
绝佳的机会。
这就是曹休所想要的。
曹休深信自己的计划一定能够成功。
……
……
人的这一生,究竟是要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钱财?
权势?
爱情?
亲情?
还是其他的什么……
有人说,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
但是这个人没说后半截的话,就是全要往往是全都要不到,单一选项都很难,更何况是全要?
王蒙曾经也以为自己活得很透彻,对人生看得很明白。
人么,不过就是眼一闭一睁而已。
睁开了,活着,闭上了,死去。
所以他对于山东的一些事情都看得很开,什么世间的昏暗,世态的炎凉,都不如青楼一壶酒,什么大汉的未来,社稷的兴盛,都不如食肆一盘菜,人生苦短,漫漫长夜,今日钱财今日尽,明日烦忧明日说。
来当奸细卧底,也是因为他的钱花光了,然后曹军给的赏金高。
谁都清楚来这里做奸细卧底,风险很高,但是在曹军当中当大头兵的风险就不高了?
结果王蒙也没想到,在峨嵋岭之地,他看见了让他怀疑人生的事情。
因为怀疑,所以思考。
他在山东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没错,如果按照后世的词语来说,王蒙的一生,至少是他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选择躺平的。有饭就吃,有钱就花,根本就不想什么明天不明天,对于未来没有任何的规划,也不抱任何的希望。
因为最终的结果都一样,无论选择无奈的躺平,还是奋斗到面目狰狞,都一样,都是被那些士族子弟踩在脚底下。
因为在山东之地,总是有这么一些人,无论怎么折腾,怎么胡乱搞,他就是能成功。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