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中是正确的。
他一开始就是舍弃了前军,然后判定赵云会带着主力直冲他的中军,以打乱和突破对手中阵,斩将夺旗而求得胜利。
这是整个大汉山西,幽北,雍凉等地的战术,是大多数骑兵作战的最忧方案。
曹纯猜测赵云会这么做,所以他像是壁虎断尾一样,舍弃前军,然后用前军扬起的烟尘遮蔽赵云军马的视线,自己带着中军和左翼,形成一重一轻的两把锤子,从侧面砸向赵云的这把刺出的长剑,最好就是让过了最为犀利的剑尖,然后将长剑的后半截砸断,吞下……
前军阻击,重翼包抄,辅翼支援,以包抄做为战斗中心。
完美的计划。
这样一来,赵云想要绕过来撕咬,也就只能是追着曹军的屁股,然后曹纯就可以伺机带着赵云,引诱其追向黑石林。
甚至曹纯期盼着赵云能够单枪匹马的来冲杀自己,然后曹纯就可以让亲卫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强弩,给赵云致命的一击,旋即就可以拿下赵云的首级,宣告这一次的遭遇战的大胜……
可是曹纯没想到的是赵云军排成又长又厚的冲击锋矢阵列,竟然没有半点的丝毫动摇或是犹豫的模样,就像是一头莽撞的野牛,冲锋起来就丝毫不停!
关键是太快了!
快得让曹纯带着两边一重一轻的侵扰侧击,就像是在野牛身上抓挠出了几道血印子,或许也撕咬了些皮肉,但是对于整体并没有太多的损伤。
为了抢速度,赵云的骑兵根本不和曹军有任何的纠缠,能砍就砍,能射就射,不管有没有砍中射中,反正一击就走,一往无前的埋头直冲,让曹军的两面包抄行动落到了空处,企图包抄赵云骑兵的的后部曹军阵列,捞在了空处。
于是战场上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赵云带着人突破了曹军前锋之后,便是一口气不停地从曹军有意让出的空间直接冲出,然后曹纯带着的两翼想要撕咬赵云的屁股,却因为直线和弧线的距离差异的关系,白张开了一个大口,却啃得一嘴尘土。
这就是骑兵的战斗,须臾之间的判定和选择,就会决定了后续的变化,而后续的选择又会产生新的变化……
如果说赵云在突破曹军前军之后,略有一些迟疑,或是因为要贪功多砍一些曹军骑兵的人头,那么赵云自己就会将自己的前进道路封堵住,而等到曹纯带着两翼的人包上来的时候,就必然会受到左右夹击,即便是赵云再强大,也不可能同时分身两地进行抵挡。
人永远只有一个正面,眼睛范围和攻击方向都是向前的,侧翼和背后都是弱点。就算是赵云武艺高强不惧怕弱点攻击,但是其他普通骠骑骑兵呢?
可是现在赵云带着骑兵丝毫不停,既不贪功,也不迟疑,也就自然谈不上什么拥堵,顺畅的就哧溜出去,不仅是白吃了曹军的前军大部,还让曹军的夹击落空。
曹纯到了当下,自然也不可能因此就给赵云重新整队,再次冲锋的机会,只能是死命的咬着赵云的屁股……
赵云也带着人开始转弯。
然后双方就开始形成了缠斗的架势,相互追咬对方的屁股。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是某一方留下一部分,进行舍命的拦截,才能从相互缠绕当中改变出来,但是留下拦截的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