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的情报。
对于王昶一行,荀或起初并没有太的关注。
平常山东山西也有些使节往来,未必像是如同王昶这一趟这么的隆重,平日里面也有些行文沟通递送什么的,但是现在么,王昶的一些行为却让荀或感觉到了有些异常的地方。
荀或很忙,所以他也没有空闲去盯着王昶,他只是吩咐人去做这个事情。
手下每天将监视的情况汇总上来,荀或很快发现王昶比之前来的诸葛瑾什么的人,表现得更为活跃。至少在王昶和颍川士族子弟的接触上,表现得更为主动,亦或是更不避嫌。
对于颍川士族来说,他们其实并不介意多一条路的,即便是只是表面上的一条路,吃吃喝喝举办宴会什么的,对于颍川的这些士族子弟来说,基本上就等同于零投入,因为即便是士族子弟不宴请王昶,也会宴请别的什么人,所以何乐而不为之?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万一真有事的时候可以找到路子呢?
之前诸葛瑾什么的,是请不到,而现在王昶则是四处出击,并且还带来了一些青龙寺大论的最新经文和大儒注解修订,这些东西都很受士族子弟的欢迎,毕竟就算是平日里面山东士族不满意青龙寺大论的正经正解,但是实际上不满意的核心,只不过是他们没能参与其中……
就像是熹平石经一样,虽然山东人也多有非议,但是去抄写拓片下来的,也不是少数。
很快,荀或就得到了王昶的正式告知,表示要将荀攸的家人接到长安去,同时还有一些在长安的豫州子弟,也有要将家人转移到长安去的意愿,所以王昶建议建立双方的沟通渠道,以及正式的人才交流平台,为解决这些人员家属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算是王昶给与荀或在表面上的一个答复……
只不过荀或本能的觉得事情可能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禁止此事么,显然是不太妥当的。
因为王昶已经在宴会之中宣称了这个事情,如果说荀或这边单方面的禁止,一方面没有什么恰当的理由,另外一方面说不得反而会让这些家庭生出怨恨来。
也已经深沉,但是荀或书房之内依旧是有着点点的烛光。
稀薄的月光从窗格缝隙流泻而入,略微稀释掉几丝粘滞的黑暗,似乎要和烛光联手对抗黑暗。
荀或平静的坐在桌桉旁,就像是孤独的守夜人。
独自面对黑暗,期待黎明。
桌桉上有茶。
茶热的时候,茶香较浓,茶冷之后,在茶香背后却多了一些苦涩。
荀或没有叫仆从重新温茶,亦或是重新泡新茶,他端起了凉茶,略带苦涩的香气在舌尖缱绻,使得他在这一刻似乎品味到了一些什么,原本皱起的眉头略有放松。
窗外的月光清澈依旧,荀或搁下茶杯,捋了捋自己的胡须,唇边不经意滑出一声微弱叹息,『骠骑手段,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