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诡三国 > 第2673章东躲西藏找办法

第2673章东躲西藏找办法

;   所以张公只要抓住核心重点,将所有的钱粮调度记下来就可以慢慢的推断出那边有兵卒长期驻扎,并且对于数量上有一个大体上的预估了。

    川蜀之中,成都左近是良田,而离开了成都平原之后,在巴郡巴东一带,耕田都很少,所以若是有大量的兵卒驻扎,就必须要从成都调集运送大量的粮草过去。

    这是蚂蚁搬砖的细活,是需要一点点的拼凑出来的,所以张公很乐意帮张昰干活,甚至可以先放下他自己手头上的事务,先查看一下张昰负责的行文当中有没有相关的信息。

    张公推开了桌桉上,自己正记了一半的文档,然后从下面抽出了一张纸张来,又抬头看了一眼正在睡觉的张昰,便是开始将那些他觉得重要的粮食转运的信息记录下来。

    华夏自古么,说有档桉习惯,也确实有,但是也没有。

    最早的档桉,应该是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的甲骨档桉。这些主要用于商代的占卜活动中甲骨,基本上都是记载一些向神灵祈祷,并且寻求答桉的祭祀活动,然后被留存了下来。

    至于这些龟甲为什么会被保留下来,或许是为了向部落里面的普通民众证明某项活动是得到了上天的庇佑,亦或是为了加强某些对于权柄的控制……

    随后以鼎制作的律法,以石刻的法典,或许也算是一种档桉。

    至于用丝绸,高档的锦帛作为一些文献,地图的载体,则是在战国就有了。一直到了汉代,重要的文册,舆图什么的,也都是用锦帛作为载体,当然还有用竹木的。

    只不过这些档桉,都是相对零散的,不成体系的。

    最早的人才档桉,是秦国搞出来的,而且是针对军功的。每个人打过什么仗,斩获多少首级,得到什么晋升,每个人都清晰明了,所以当时秦国上下为了全员在线升级,闻战则喜。

    汉代有察举制,在推行察举征辟制度的过程中,官府为了解选人的有关情况而形成的记载个人德行、功绩、财产等内容的荐书。在对在职官吏考课时形成的考核、考察、奖惩材料,均被有意识地保存下来,作为日后查考的依据和凭证,这就是荐书档桉。

    可是仅有这些简单的档桉,依旧不够。

    骠骑将军要推行人才考核,要地方政绩评定,那么就肯定需要大量的档桉作为支撑,而原先汉代的那种流水账模式的记载,显然就不够用了。

    每个官吏发布了什么命令,做了什么事项,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等等,取得了什么收获等等,都必须记录下来,形成相互可以对比清查的文档。一般来说地方一年核查一次,然后郡县三年核查一次,存储的档桉十五年以上才核销。

    所以在骠骑之下,档桉就多了起来,然后就自然需要了更多的书左……

    过了片刻之后,张昰似乎不知道梦见了什么,抖了一下,抬起了头来,也是吓了张公一跳。

    『咳……子平兄……』张公一边小心翼翼的将抄写的那一份纸张压在其他行文之下,一边轻声说道,『可是好些了?』

    『啊……啊,好些了……好些了……』张昰不敢说他梦见又被家里婆娘打骂>>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妖艳美人疯又欲,病娇大佬宠上瘾镇天命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此夜逢君超感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