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卷的下发,周边便是传来了不少轻微的哀嚎声。
邓理眉毛动了动,但是依旧没睁开去看答题卷,等到身心都调整到了最佳的状态,邓理才睁开眼,伸出手,推开了镇纸,然后看向了考题。
这是新模式的考题,也是直接印刷在答题卷上的。
考生只需要在答题卷上写出答桉即可。
只见在答题卷上面首段印着两个字『生财』,在末尾也是印了两个字『足矣』……
什么鬼?
怪不得。
半截木板遮挡着,邓理看不见其他学子的模样,但是周边一片隐隐约约哀嚎之声,还引来了不少巡检的低声呵斥。
邓理不由得摇了摇头,骠骑真是好手段。若不是之前严格的搜检,现在恐怕多少难以避免有人闹起来了罢?结果下马威一搞,当下即便是看到了这样的答题卷,也不敢放肆了。
不过这个题目……
若是汉代有度娘什么的,敲几个字一搜,基本上也就出来了,可问题是没有这么便捷的搜索工具,只能从自己脑海里面检索。
畅想中文网
邓理看着答题卷,觉得骠骑出的题目,应该不至于太偏。
毕竟大家都是刚开始接触这样的新考题,要是一大片的人回答不上来,岂不是骠骑一巴掌打在他自己的脸上了?
邓理对于这个题目依稀有些印象,觉得这几个字他应该有看过。
闭着眼,想了半天,邓理忽然脑袋里面灵光一闪,想起来这一段时间,在青龙寺之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议论三礼,然后立刻想到这有头有尾缺中间的四个字,就是出自于礼记当中!
出自于《礼记四十二篇》!
原句是『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这……
相信很多的考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自家看书做题的时候好像什么都熟悉,什么都懂,什么都是小问题,可一旦进入了考场,看见考卷一发下来,便是们心三问直撞上来,我是谁?我在哪?眼前的这个是什么玩意?
可是眼前的这个,确实是在考基本功。
后世这句话是归入了《大学》之中,但是在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尽管汉代的《大学》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但是不管是董仲舒、戴圣,还是当下的郑玄,都对于《礼记》有相当大的贡献和推动。
尤其是郑玄所注的《小戴礼记》,更是在长安三辅的各大书坊之内刊印出售,连带着周边的郡县,甚至山东境内都可以买得到。在加上郑玄也才刚刚在青龙寺里面讲述三礼,这样的题目若是真答不上来,也就只能哀叹自己的书读得不够扎实了。
『生之者多』是创造财富的人多;『食之者寡』是消耗财富的人少;『为之者疾』是创造财富速度的快;『用之者舒』是消耗财富的速度慢。所以其实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财富观念,简单阐述了富国裕民的真理道理,开源节流,多挣少花,于国于家都相通的。
邓理第一题填上,然后再看下一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