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他乡不成?』
张允皱起眉头。
顾悌如此咄咄逼人,自然引得张允不喜。
其实,江东各家相辅相成,也是相互竞争。
陆氏自从陆康之后,便是一路走低,现在只能是苟且自保,还不算是什么气候,而另外一边朱氏则是新加入的,虽然说手握兵卒,但是跟脚不是很稳。
因此在江东当下,非顾则张。
张昭张纮等人,虽然是江北之士,但不是有五百年前一家之说么,所以和张允也自然多有亲近,常来常往。从这个方面来说,张氏也是有这个能力争夺江东第一世家之位的,这才是张允一再拖延,甚至可以在知晓变故之后依旧高卧的深层原因。
只不过张允身体太差,所以旁人也多有顾虑就是。
毕竟谁也不想要支持一个定时炸弹,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轰一声没了,前面投资的全数打水漂,不是么?
张允也确实有理由恼怒。毕竟当下张氏并没有在孙权之下获得什么高位,而顾雍则是不然。在这一次的事件之中,很明显是暨艳在前方冲锋陷阵,而孙权在后面摇旗呐喊,等待后续,而原本应该做主力应战的顾雍顾氏,结果是在开战一开始就开始举起求援的旗帜……
担任要职的时候没想着张氏,结果有了难处便是来找张氏,这让张允如何不气?
见张允微微带出了怒色,顾悌却丝毫不惧,只是躬身一礼,表示自己言有顶撞,还望张公海涵云云,然后补充说道:『还有一事……往日此子上任之初,曾有言是令郎举荐……且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张允目光一凝。虽然说顾悌多有失礼,但是如果说这个举荐暨艳之事,还真的是张温所『举荐』的……
之前孙权上位之后,急需拉拢各个江东大户,而在朱顾张陆四姓之中,朱治本身就是用来平衡顾雍的,结果孙权没想到朱治这个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便是想要再拉些人,在场地之内掺沙子,于是找到了张温。
毕竟张温年轻,而年轻,在一定程度上就比较好湖弄。
至少孙权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就天天缠着张温,三顾茅庐算是什么,他天天都来,九顾都有了。事实证明,如果说真不想出仕,别说三顾了,九顾都没有用,张温那个时候才十来岁比孙权都小得多,小胳膊小胸脯的,真要是出仕了,算是官吏啊,还是算是人质啊?
因此那个时候张允干脆就让张温推脱婉拒,然后举荐给孙权了一些寒门子弟,其中就有暨艳。
这些子弟之中,可以说是张温举荐的,也可以说不是。
正儿八经的举荐,那是需要背书的,也就是说要有连带责任的,而这种顺嘴说一下,表示在某某地有某某贤才,更多的像是人情而已,并不能算是正经的『举荐』,可问题是当下顾悌一说,张允就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
这是死活要将张氏拖下水啊……
抽梯之策!
在历史上,并非只有诸葛亮一个人在西南默默北伐,其实孙权也是三番两次的北伐,只也有胜负,而在孙权北伐的过程当中,有几次还是亲自上阵,只不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