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民众,而且还将这种行为视为『正常的』商业手段,包装鼓吹甚至炫耀这样的行为,还公开嘲讽被剥削的都是贱民,都是蠢货,懒虫,活该被剥削,活该永远不能翻身,丝毫不顾及这样的言论和行为会不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或是隐患。
有意思的是,商人和士族,在大汉初期,大部分都是旧贵族嘴下的贱民,一度都非常痛恨这样的称呼,但是等到了商人和士族各自发展起来之后,又将这样的称呼给了旁人。
尤其是在乡野之中的突然暴富起来的商人,那真的是不把普通的百姓当成是人看,觉得拿钱一切都能摆平……
能赚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能力,但是能花钱,才是更加重要的才能,甚至是天赋。
当然这里的花钱并非是胡乱的败家和挥霍,而是懂得将钱财用在恰当的地方,比如斐潜。参不透这一点的,基本上都是过年的猪。当这种毫无社会责任感的商人,觉得自己可以通过自然灾害和大汉社会当中的信息不对等,以及社会发展不平衡,对于基层的民众进行残酷的经济压榨,对于因此造成的恶劣后果视而不见,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杀这种过年猪,难道还留着下一年再杀么?
可是很多商贾搞不清楚这一点,这也是商贾自身骨子里面的诅咒,毕竟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铢锱必较铢积寸累一点点积攒起来的,又怎么可能轻易放下?
凭本事挣的,怎么就成了罪过?
邓通这么嚎叫过,董贤也是这么喊的,然后到了石崇的时候,也一样没有什么改变,甚至直至后世还有人这么叫唤。因为这些人至死都想不明白什么才叫做站在风口上的猪,真正能飞起来的原因并非是猪,而是那股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吹起来的风。
在汉武帝对抗外族的决心面前,这些商贾还依旧凭着自己的钱财,忽视朝堂以及百姓的愿望,甚至不惜和游侠联手,下收编户之民,上抗朝堂之令,鼓吹自身,以地封国,故而被司马迁称之为『素封』。
这样的人不该死,谁死?
并且商贾为了保持他们超额收入,除了在商业上的行为之外,还会向官吏行贿。毕竟老百姓那有闲钱向官吏行贿啊?以至于当时公卿大夫,郡县官吏,都争相奢侈,买房子买车子买奢侈品衣服首饰毫无节制,为了获取从商贾那边得到的钱财,『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富厚也』。
这种行为自然招到了统治者的制裁。
可一部分的商人都没能想明白,他们不清楚,或是装作不清楚,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是建立在其国家和国民的基础上的,即便是在大航海时代那种超出国家领土范围的贸易,也同样有其国家的实力在后面支持,要不然海上马车夫早就该统一全球了,而不是两大板牙之后轮到日不落。
当这些商人被制裁,死到临头的时候,又是这些收受贿赂的官员最为卖力,毕竟一方面可以毁灭原本的受贿证据,另外一方面又可以拿其人头来做业绩,别提有多开心了。
于是某些商人痛定思痛,只不过没想清楚究竟应该做什么,而是决定自己要搞权柄,要和国家对着干,甚至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来作为跨上另外一个国家的桥梁,但是又有那个地方会欢迎叛徒扎堆?
在最初的时候,甄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