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称赞,失败了,则是再多的准备也会被人嗤笑。
兵变的时间,选在了确定了徐庶离开了广汉,前往了剑阁之后。
因为李氏在广汉的眼线,可以非常明确的知晓徐庶离开广汉的时间,然后等徐庶的兵卒进入了金牛道之后,也就是李邈等人的机会了。
成都城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没有察觉到多少上层的波涛汹涌,就像是当排位赛进入准备阶段的时候,大多数普通百姓依旧是考虑今天西红柿涨到了九块九一样……
虽然在物质条件并不充足的古代,文娱只是一部分才能享受到的精神娱乐,但大体上也能反应出一些时代精神面貌。
整个大汉处在震荡和变革之中,骠骑将军的青龙寺又是走在了所有的思潮前列,在长安的那些言论,就像是滚滚巨浪一般,蔓延到了川蜀之处,也引发了在成都的学宫之内的学子相互的争论和探讨。
一些人认为这是大汉精神的弘扬和发展,一些人则是觉得是违背了秦汉以来的传统,这样的争论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大汉三四百年的时间,一些东西已经是成为了一些固化的观念,一时间想要概念并不是那么容易。
就像是骠骑将军的田政一般。
川蜀的这些士族,就觉得新田政太不像话了。
能够摧毁一个人意志的,不只有庞大且残酷的生活压力,或许也有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同样摧毁川蜀士族意志的,也不仅仅是骠骑的田政,还或许有失去了目标的茫然……
时代的潮流滚滚而过,并不会因为谁付出了许多努力,就为这个人多停留片刻,有人站上了上风口,自然有人站在下风处。
李邈举着一杯酒,沉吟良久,然后仰起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种事情,怎能没有风险?
也就是看最终成王败寇而已。
不知不觉当中街鼓声响起,此时已经是初冬时节,天日短暂,街鼓声响起时,已经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在成都码头附近,随着街鼓之声响起,非但没有冷清下来,反倒是变得更加嘈杂起来。虽然说汉中断绝了交通,但是因为原本成都就是重要的货物消费地和集散地,再加上因为战争的刺激,价格的猛然攀高,对于商人的刺激也比平常要更加的大。
特别是大豪商,就像是承包了码头固定的一些装卸位置一样,日夜不停的进货出货,调度物资,谋取暴利。
当然,想要在码头这里,尤其是在街鼓之声敲响之后还能再延后一个时辰才关闭码头的大门的,必然是需要缴纳一笔不菲的费用,毕竟制度是一方面,施行起来却是另一回事。有钱,有时候确实是可以忽略一些界限。
然后,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在红线左右横跳,有些人就会觉得这个红线碍事了,于是想要将红线挪开,亦或是干脆剪断撤销……
三艘货船,吃水很深,哗啦啦摇进了码头的水道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