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司马徽这个老狐狸自然不甘落后,对于大部分的书卷,都乐颠颠的写了『序』,表示这是经过司马氏肯定过的。郑玄起初还较为矜持,后来也加入其中,补了不少『跋』,甚至还等着蔡琰直尹院新校勘出来的新书抢着去写『序』……
斐潜没想去争这个,因为斐潜并不打算在文学之士的路上走得太远,能够维持自己现下的名声不堕,那就足够了,他觉得自己应该把更多精力用更为宏观一些的方面上。
当然,就广义来说,这个也可以算是一种『文治』。
『还没有新书么?』一名士族子弟就像是马猴一样在蔡氏书坊之中穿过,表示着对于没有加更,呃,没有新书的怨念。
『要再过些天么……不过,你听说了没有?陛下在颍川开盐铁之论了……』
『什么?盐铁论?』
『咳咳,你不知道么?啊哈,那什么,在下还有事……』
『休走!讲清楚再走!』
顿时挑起话头的家伙就被抓住,不得不装成是『被迫』,『百般无奈』之下,讲起了关于许县之处盐铁大论的事情来……
……(*≧u≦)(?▽?)/……
和骠骑之所在的长安不同,刘协的日子并不是那么的惬意。但是人活着,终究是要有些追求的,刘协的追求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怎么认可。
刘协的心思很难猜么?
显然不是。
其实刘协要举办的盐铁论,这个想法也不怎么样,在许县的朝堂之内的人,都基本上能猜到刘协想要做什么……
刘协真的是在意盐铁么?是准备议论盐铁么?
就像是汉昭帝是真的在意盐铁么?是真想讨论利弊么?
刘协有限的几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场,似乎都不怎么样,这一次,算是刘协比较难得的,以正面形象出场的机会,至于像是被『乱军』逼迫得在城头大哭的情形,士族子弟可以选择性的忽略就是。
当下的盐铁,和汉昭帝之时有些相同,也有些不同,毕竟当年盐铁论,表面上是朝堂官吏和贤良文人之间争辩,但实际上是汉昭帝的妥协。
而这一次的刘协举办的盐铁论,依旧是一种妥协,却没有了争辩,更多几分切割。
在雒阳之时,像是这样比较正式的朝堂辩论,大多数都会放在德阳殿举行,但是在迁都许县之后,皇宫的面积自然就削减了许多,虽然主殿也叫做『德阳殿』,但是规格上小了不少,平时还不觉得如何,现在邀约的人一多,就显得憋屈拥挤了起来。
按照规矩,两千石以上的官吏,才有资格进得大殿面见天子,一般千石左右的,就只能站在大殿门口位置说话,千石以下的连大殿门都没有资格摸一摸,只能站在殿外石阶之处回话,但是这一次,人数太多,所以就成为了半开放式,也没有那么多的严格标准了。
当然,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