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拔擢宰相和参政的诏书,不是没有先例。
但次数极少!
一般而言,推举参政之前,官家或者太后,应该事先征询一下宰臣的意见。
虽然官家有权直接任命,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像这次,直接提拔某某某为参政,自国朝开国以来,绝对是罕见行为。
‘应是官家年轻之故。’
王曾仔细想了想,最终还是找了个理由说服了自己。
他不愿意去深想此事。
反正结果是好的。
过程,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他终于熬出头了!
宰执天下,一直是他的奋斗目标。
而今相印加身,他的很多抱负都有了施展的空间。
同时,有他和吕夷简在宰辅班子中,北方士人也能挽回部分劣势。
年初那会,先帝登遐,太后监国,官家又年幼,面对这种局面,王曾心中满是忧虑。
生怕一不小心,帝国就走上了歪路。
纵览古今,幼主当国,多是朝政祸乱之机。
彼时,即便王曾再怎么乐观,也不会想到今日。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丁谓便有了日落西山之景,不止如此,太后也没了之前独断乾坤的架势。
当然,最让王曾开心的莫过于官家的表现。
幼冲之年的官家,竟然有了几分明君的风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采越来越盛。
也许,最好的时代就要来了!
只是……
忽然间,王曾的脑海中冒出了‘官家’曾经发表过的言论。
‘官家’似有秦皇汉武之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