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除了多尔衮及其支持者,以及皇后哲哲等人外,被召集来的两红旗王大臣,两黄旗大臣们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早在传出有遗诏之后,他们很多人都认为,多尔衮必然会在遗诏之中夹带私货。
但他们认为,最多也就是给他自己加封一个监国摄政王罢了。
反正崇德皇帝留下的几个嫡子,有资格继位的那两个,年龄的确过于幼小,也需要睿亲王这样强有力的亲王监国摄政。
毕竟,这也是历朝历代屡见不鲜的事情了。
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睿亲王多尔衮竟然要直接继位当皇帝了!
两红旗的王大臣还好一点,因为谁继位对他们的影响不会太大,但两黄旗就不同了。
因为在以往,谁当皇帝,谁就是两黄旗的旗主,多尔衮要当了皇帝,那么得利的将是两白旗。
按照黄台吉当年的做法,两黄旗很有可能会被换旗。
这将直接损害两黄旗的利益。
于是,两黄旗大臣以及两黄旗出身的大臣,比如拜尹图、索尼、扬善、谭布、鄂莫克图等人,纷纷开始质疑遗诏的真伪。
多亏有皇后哲哲为这份遗诏作证,要不然两黄旗大臣们能当场与支持多尔衮的大臣们打起来。
就这样,认可遗诏并支持多尔衮继位的八旗大臣,与坚决要求崇德皇帝子嗣继位的两黄旗大臣们争执不下。
到了当日傍晚,休会再议的大臣们,终于在皇后哲哲与内三院大学士们的调和之下,达成了一致。
多尔衮同意将九皇子福临作为睿亲王嗣子,明确写入崇德皇帝遗诏,并答应自己继位之后由崇德皇帝子嗣分领两黄旗。
与此同时,两黄旗大臣们同意多尔衮遵循兄终弟及旧法,克承大统,即皇帝位。
多尔衮与两黄旗大臣们达成了一致之后,被召回来参加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两红旗王大臣们傻了眼,无奈之下,也只能接受现实。
崇祯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上午卯时,多尔衮命内三院并礼部联署,在大清门外张贴了崇德皇帝已于六月二十一日驾崩的诏书。
消息传开,盛京城内先是一片愕然,继而暗流涌动。
不过,就在当日上午巳时,深知夜长梦多、事不宜迟的多尔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召集了所有在盛京城的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及三院、六部、八旗、理藩院大臣们齐聚大政殿前,命内国史院大学士刚林,正式宣读了崇德皇帝遗诏。
遗诏不长,但是内容炸裂。
因此一经宣读,就在前来聆听遗诏的王公大臣之中引起了喧哗和躁动。
但是,内三院大学士、学士们以及六部承政、参政们不动如山,而八旗王公大臣们,也同样安安稳稳。
这个情况,让那些不了解其中内情、只感觉匪夷所思的官员们,很快就认清了形势,喧哗很快消弭不见。
于是短暂的喧哗过后,多尔衮便在盛京诸王、贝勒、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