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零二七章 圣意

第一零二七章 圣意

谈笑之间,二人极有默契地将有关朝廷派设监军的事情按下不提了。

    接下来,杨振问起了圣旨里笼统提及的粮饷补给之事,对此沉迅再次向杨振做了解释。

    “都督不必着急,早在年前,圣上已命前中书舍人户部郎中沉廷扬,赴淮安专司经理海运,在下离开京师之前,听说沉廷扬已在淮安征集大批海船,只待漕粮至淮安即可出海北来。”

    “沉廷扬?可是曾向圣上进呈《海运书》的那个沉廷扬?”

    “都督也知道沉廷扬?”

    “偶有所闻。朝廷向来为漕运所困,却无人言海运之便利,唯沉廷扬独言之,是以本都督知道他。”

    “都督麾下多有水师,自然知道海运之利,都督与沉郎中当能成为知己。不过海运之利,朝中并非沉郎中独知之,只是江南漕运,牵扯极广,知之者不敢尽言而已。”

    沉迅所说,也是实情。

    而且杨振也知道其中的原因,明明漕运效率低下,损耗十分严重,可是朝廷上的大臣们就是要借口海上风浪大,非要坚持漕运。

    当然,这些事情很复杂,也不是杨振现在能够解决的,所以听了沉迅的话,只是点点头,然后说道:

    “之前,本都督听说,去岁江南无漕米入京,不光是因为山东李青山之乱,还有一个原因,据说是江南六府大旱稻米欠收。

    “既然如此,沉廷扬沉郎中即便在淮安坐镇,征集到了海船,可是若无漕米可运,不管海运还是漕运,岂非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呵呵,都督,多虑了。此事圣上早有旨意,已于正旦朝会上下旨,命江南六府、淮安、扬州等地,皆可输麦抵漕米,且历年积欠输麦抵漕粟,皆准十之六!”

    杨振并没太听懂“皆准十之六”是什么意思,但是大致想了想,十之六,大概就是打六折的意思吧。

    比如原来该收十石漕米,现在情况紧急,只收六石麦粟。

    没有米,不要紧,给麦子也可以,数量不足也不要紧,只要把往年积欠都交了,那么连带着全给你打六折。

    杨振也不好判断,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会不会起作用,或者能够起多大作用。

    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样做或许会起一些作用,毕竟对于朝廷财政来说,崇祯皇帝的这个做法,可以说是往后退了一大步。

    不过这样做,也等于是开了一个口子,一旦拖欠到最后可以折扣冲抵,那么以后江南漕米的拖欠问题就只会更加严重。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崇祯皇帝也真是要孤注一掷,寄希望在短期内集中全力解决辽东的问题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真实骑砍游戏年代:开局娶女知青,狩猎威虎山抄家流放?亲妈金手指已到账偏她来时不逢春斗破之我即正道我的妖物衍生技才是正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