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四二章 擢升

第九四二章 擢升

离去。

    褚宪章询问的问题,当然不是他自己心血来潮要问的问题。

    而是崇祯皇帝在褚宪章临行之前特意把他叫到乾清宫,让他代为询问的问题。

    这也正是褚宪章在旅顺口多停留了一天时间的原因。

    只是不知何故,崇祯皇帝不许褚宪章摆出皇帝叫我问话的场面,只让褚宪章以友人的名义私下询问。

    崇祯皇帝听够了冠冕堂皇虚头巴脑的废话,想从杨振这里听一点实实在在的实话。

    当然了,褚宪章从杨振这里带回京师去的实话,崇祯皇帝听了以后并不满意。

    崇祯皇帝认为,杨振给出的所谓下策,不是仁义为本的君子之策,而是地地道道的小人之策。

    好在崇祯皇帝从褚宪章这里也得知,杨振已经派出了一万三千多人的大军渡海南下,前往登来去了。

    崇祯皇帝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也因此,总算是暂时打消了对杨振的疑心,终于觉得杨振并没有辜负他的赏识与信任。

    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些反应及其背后的心思,身在旅顺口的杨振,自然无从猜测。

    因为崇祯皇帝背负的各种包袱比较重,而且猪队友比杨振可多多了。

    杨振这边将帅一心,上下同欲,相互之间的利益纠葛没有那么复杂,或者没有什么利益纠葛,只要能够持续不断获得新的宜耕的土地,金海镇就能一直发展壮大下去。

    与此同时只要北方的清虏这个共同的强大敌人始终存在,金海镇各路人马就能够始终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但是崇祯皇帝那边面对的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宗室藩王与士农工商之间,士农工商不同阶层之间,甚至士大夫阶层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以及他们与皇权之间,都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所以崇祯皇帝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情的方法,杨振根本无法按照常理去推测。

    当然了,杨振也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天天琢磨崇祯皇帝究竟在想些什么。

    就在褚宪章乘船离开旅顺口的第二天,杨振以总镇府的名义下令金海镇各路立刻开启崇祯十四年的春耕春播行动。

    辽东半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毕竟不同于关里,春耕春播的时间要靠后一段时间,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清明与端午之间进行。

    由于明末时候的天气寒冷干燥和历法不准的原因,农时可能比正常的时间还要靠后一些。

    但是杨振不能再等了,因为他要在金海镇各路辖下的移民屯户们完成了今年的春耕春播之后,就正式发布金海镇各个团营尤其是征东军三大团营的扩编整训命令。>>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侵染者剑来:桃花客清河仙族末日青芒重返十九岁,女神你怎么不骄傲了我在大夏窃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