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明新命记 > 第九三三章 好色

第九三三章 好色

nbsp;“你们还有何事?”

    处理完累人的军务大政,崇祯皇帝扫视跪在地上的众人一眼,随口问了一句。

    良久,见无人回应,于是接着说道:“若无事,外臣就散了吧。方才朕所定诸事,内阁尽快拟旨,司礼监不准耽搁,就这两日,尽快传旨下去。”

    “臣等遵旨!”

    几个方才如同土偶泥塑一样的内阁大臣,如张四知、陈演、魏照乘,听见崇祯皇帝的这个话,如蒙大赦,立刻一骨碌爬了起来,躬身退出大殿外。

    陈新甲还想说些什么,但是终究没有开口,而是跟着其他人一同退了出去。

    一时间,大殿之中就剩下高时明、王德化和王承恩三个内臣大珰了。

    等到外臣离去,崇祯皇帝并没马上离开,而是长叹了一声,看了看留在原地的三个大太监,说道:

    “你们说,杨振那边会老实接旨吗?金海镇肯出一半兵马,自筹粮饷南下助剿流贼吗?”

    内臣不许干政,是明朝的规矩。

    虽然执行的不怎么样,但的确从明初开始,就定下了这样的规矩。

    这两年,崇祯皇帝接受了朝中大臣的建议,陆续撤回了派驻各地的监军太监,其实也是这种规矩的体现。

    但是,如果皇帝自己主动开口询问,内臣不得不回答,那就不在内臣干政之列了。

    事实上,就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然而,外臣们的主要目的,也不在内臣干政不干政,而是要将内臣限制在他们该在的地方,也就是限制在宫里或者皇家事务上。

    所以,要不要内臣参政议政,实际上完全取决于皇帝本人。

    这两年,崇祯皇帝撤回了派驻各地的监军太监以后,其实很快就觉得不对了。

    对他来说,朝中文官私心太重,既不可信,也不可靠,让这些文官监军,军队就可能不听朝廷号令,从而失去控制。

    但是他下旨撤回内臣监军至今,满打满算也才一年而已,实在不好自己打自己的脸,重新将它恢复起来。

    只不过在他的心里面,已经再次加强了一种认识,还是身边的这些太监们更可靠一些。

    所以有些不便于跟外臣商议的事情,往往就跟身边的这几个内臣大珰议论。

    此时此刻,外臣们走了以后,崇祯皇帝就把自己心里面的一些疑问说了出来。

    而在场的三个大太监当中,就有与关系密切的司礼监首席秉笔主管东厂兼提督京营太监王德化。

    于是崇祯皇帝的问题,虽然没有点名叫他回答,但是王德化倒是自觉得很,立刻就站了出来。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闪婚三年被绿,我提离婚你跪什么龙尸美人我给予世界毁灭与新生诸天之百味人生重生之逐鹿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