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情况下,根本不敢公然反清,只敢骑墙观望。
这样一来,柳林可就不能不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将来的下场了。
当初同在镇江堡内的义州府尹黄一皓等人纷纷选择回到各自的任所举旗聚兵抗虏反清的时候,柳林就想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惜命的他,知道自己树大招风,知道在没有绝对胜算的情况下,自己一旦离开了镇江堡,那就是凶多吉少。
不光是清虏大军将来饶不了他,而且汉阳城里的李氏小朝廷,也很有可能将他拿了,然后交给清虏,请罪邀功。
面对这种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局面,宦海浮沉多年的柳林,当然知道自己应当作何选择。
虽然杨振对他没有什么信心,可是在他自己的心里面,他柳林接下来唯有紧紧抱住了杨振这个粗大腿,他才可能有一线生机。
所以,眼下他虽然知道清虏一定是分兵东进,去打黄一皓他们搞事情的义州府城去了,并且也知道只要清虏主力去了,那么黄一皓他们搞事情的义州府城就一定是凶多吉少。
可是即便知道情况是这样,他也只能先顾全自己再说其他了。
“当然,卑职也完全同意仇副将、张副将、李副将以及安都指他们的担忧,清虏一向阴险狡诈,擅长围点打援,眼下江东义、定、安、平诸城外,很有可能皆是陷阱。
“而且,我镇江堡城守军,屡经大战,同时急需休整。所以,在鸭江以东的战局没有明朗之前,卑职也赞成都督以镇江堡城为重,暂时按兵不动!”
柳林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杨振当然一时也捉摸不透。
不过柳林的这一番表态,却是解了杨振心中的一个结,让杨振感到非常高兴,当下终于喜形于色,哈哈一笑,大声说道:
“很好,柳兵使果然见识不凡!那既然我们各位,已经达成了共识,那么诸位且随我在镇江堡城,静观形势变化吧。
“呵呵,正所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眼下局面,正该是清虏打清虏的,我们打我们的,总之,我们绝不能被清虏牵着鼻子走。
“所以接下来,管它清虏是想诱我分兵出城,调虎离山,还是想换个地方继续搞围点打援,只要我们的主力人马好好守住了镇江堡,我们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都督英明!”
面对杨振最后做出的按兵不动的决断,包括安应昌、柳林在内的所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