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不仅能言善辩,而且长于用计,常常自比汉之留候张良?黄台吉数次入寇关内,据说皆出自你的谋划,此事,是真是假?”
“范某不敢当杨都督如此之语。范某区区辽阳一书生,只是生逢乱世,外缘内扰之下得遇明君圣主,遂效力于左右,甘受驱驰而已。
“且我大清皇上天资敏捷,聪睿绝伦,雄才大略,冠于古今,自登帝位以来,内修政事,外勤讨伐,允文允武,用兵如神,何须我的谋划?”
范文程可能是看见杨振已经杀了尚可喜,自知这一次他是脱不了身了,所以干脆在杨振面前保持他所谓的文人气节,破罐子破摔了。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唯有这样做才有活命的机会。
总之,此刻面对杨振,范文程仍旧端着架子,在不冷不热地回答了杨振的问话之后,便闭目不语,一副并不服软,并不怕死,不肯求饶的样子。
“呵呵,没错,你果然还有几分自知之明。汉之留候张良,乃我汉家之谋圣。你一个投靠异族谋危华夏的汉奸文人,又怎么能跟留候相提并论?”
如果单论个人的才情谋略,这个范文程其实与其他王朝开创者背后的谋士相比,是很有一拼的。
可是像他这样的汉奸文人,越是有才华,其对华夏的危害就越大。
遇上了杨振,那杨振自然就得想办法尽快把他干掉。
当然了,杨振也并不是没有考虑过是不是可以把这样的人收为己用。
毕竟他的身边没几个像样的文人谋士,仅有的一个方光琛,只能算是一个半吊子文人。
而且现在杨振麾下曾经投降过螨清、曾经当过二鞑子的将领,可不是一个两个了。
对于投靠螨清当过二鞑子当过汉奸的人,杨振也不是说个个都要赶尽杀绝。
只要这些人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投靠自己以后竭力报效,杨振也不介意他们过去有过污点有过黑历史。
可是这一次,他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放弃招揽这个范文程,还是决心杀了他。
因为这个人跟其他汉奸不一样,其对华夏的伤害尤其巨大。
特别是这个人跟明末那些投靠螨清的武将们还不一样。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