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遭了毒手。
在这个事件之中,耿仲明的心胸狭窄,以及有仇必报而且是睚眦必报的一面,展露无遗。
当然了,这件事情过后,尚可喜失掉了黄龙这个靠山,在东江镇下,又被继任东江总兵的沈世魁一再排挤打压,最后也生出了上岸投降螨清的心思。
于是崇祯七年二月,尚可喜效仿宿敌孔有德、耿仲明,裹挟麾下诸将与诸岛军民上岸,投降了螨清。
尚可喜投降螨清以后,与孔有德、耿仲明一下子成为了同殿为臣的同僚,在黄台吉的劝和下,他们过去的私人恩怨,自然也就压下不提了。
但是压下不提,可并不意味着过去的恩怨从此就一并勾销了。
一方面,尚可喜从来没有忘却过,另一方面,耿仲明更是一直提防着。
此时,黄台吉召集诸王公贝勒重臣们商议招降杨振的人选,因着尚可喜先前说过的与杨振麾下许多将领颇有渊源的话,便点了尚可喜的名。
而尚可喜则在心思慌乱之下,更将孔有德、耿仲明二人一并拉下了水。
谁料孔有德、耿仲明二人,自知他们自己在登莱之乱的时候,造孽无数,罪恶滔天,根本就不敢撇开自己军队的保护,轻易进入镇江堡去劝降杨振。
所以他们二人立刻就当着黄台吉的面儿,对尚可喜所说的话进行了反驳,而且撤出了当年东江镇许多旧事,以证自己说得有理有据。
“智顺公,你尚有何话可说?”
“这个,奴才——,奴才虽说与杨振麾下仇震海、俞亮泰、袁进、许天宠等人,曾经相识,但却并不十分相善。”
面对孔有德、耿仲明二人的推脱,同时面对黄台吉愈发冷峻的眼神,尚可喜既痛悔之前自己的失言,又不敢不回应黄台吉的问话。
“而且,就在前不久,奴才刚刚处死了叛将金玉奎的全家老小,如今主子爷若叫奴才前去,奴才担心,反倒可能坏了主子爷招降杨振的大事!”
尚可喜终于想起了一个拒绝的理由,那就是金玉奎如今在杨振那边,自己刚杀了金玉奎全家,自己当然不能去。
因此,他立刻就把这个话说出去了。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面对他的这个借口或者说托辞,黄台吉先是冷哼了一句,尔后就用那只唯一能够睁得开的眼睛,冷盯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