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跟之前烧掉的一模一样。”
张臣、李禄一见杨振回来,立刻站起来见礼,而李禄则迫不及待地向杨振报告了他们的新发现。
“张国淦在西城头上也找遍了,没有其他发现。张天宝手下的掷弹兵也找遍了西城墙内的每个角落,卑职与张副将认为,可能只剩这么两封了。都督——还要再看一看吗?”
“不必看了,直接烧掉即可。”
对于李禄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问话,杨振一边脱下貂裘大氅,一边不假思索地予以拒绝了。
不过等杨振说完了话,转眼却看见张臣和李禄二人站着没动,而且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疑惑,当下呵呵一笑,转身在室内的一张榻上坐下,随口问道:
“怎么,难不成你们两个有什么想法不成?”
“不,不,不,卑职等人,绝对没有任何投降清虏的想法!”
面对杨振看似不经意的随口一问,张臣和李禄吓了一跳,当即语气坚决地予以否认,同时李禄补充说道:
“是这样,都督之前不是一直担心清虏大军只围不攻,旷日持久,硬生生困死咱们么?恰好方才卑职二人在此等候都督的时候,张副将跟卑职说起了一个怒而挠之的计策。
“卑职以为,清虏伪帝黄台吉既有招降都督之意,咱们不如趁此机会实行一下,看看能不能激得清虏伪帝黄台吉不顾一切前来攻城。”
“哦?什么怒而挠之?怎么个怒而挠之?”
杨振当然知道李禄和张臣是什么样的人,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在明知自己不会投降的情况下还要劝说自己考虑黄台吉的招降条件。
但是杨振的确也没有想到,他们两个会从眼前的招降书信上找到什么破局的办法。
毕竟连他自己到现在都还没有想出来,自己应当如何利用清虏伪帝黄台吉尝试招降自己这件事来个将计就计。
所以此时他一听李禄的说法,脑海里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但是那个念头如同火花一样一闪即逝,没有能把握到。
“所谓怒而挠之嘛,呵呵,卑职昨夜回去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读了几页兵书,恰好看到这么一段话,叫作兵不厌诈,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怒而挠之”的想法,既然是张臣想出来的,当然得由张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