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七百人了。
虽然这些壮勇队伍,没有办法跟杨振原本嫡系的火枪队、炮队和掷弹兵队老兵们相提并论,但是将来使用火器守城的话,多少经过一些训练,就能够派上用场了。
毕竟当时金国凤守卫松山城的时候,其中的松山民壮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与金士俊、安庆后这两个跟着杨振出击敌后的人物相比,还有一个人,本部人马没有跟着出击敌后,但却在杨振归来之后,却得到了许多好处。
这个人物,就是徐昌永。
原本杨振在救援松山的几次战斗中,徐昌永所领的蒙古杂兵伤亡最多,经过几次战斗过后,原本的三百人马到最后,已经只剩下一百几十人了。
其后,徐昌永因功晋升为新编征东先遣营的参将,他在宁远的家人亲族带着一批家丁仆从,赶来松山城投效,林林总总地,算是又补充了数十人,方才凑起了二百来人。
这一回,杨振回来以后,徐昌永带着孟和领回来的草原马匪首领李麻前来投效,杨振不仅将这支一百多人的队伍归给了徐昌永统带,而且为了奖励孟和的功劳,又从俘虏的二鞑子阿哈青壮和鞑子战马里面,调拨了一百人和一百匹马,交给了孟和,统归徐昌永指挥。
这样一来,徐昌永驻扎在乳峰岗的轻骑兵队伍,就一下子增加到了四百二十多人了。
到此为止,原来先遣营的人马,能作战的队伍,算上火枪队、掷弹兵队差不多一直保持的一百人,炮队差不多一直保持的八十人,眼下总人数就扩充到了一千二百二十一人了。
如果算上俞亮泰部的三百兵员,胡大宝部的三百兵员,还有仇震泰部的四百兵员,那么,现在征东先遣营旗下的战兵,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二百二十一人了。
当然了,因为胡大宝并不在松山城里,所以计算松山先遣营的能战之兵,就不能带上远在兔儿岛的胡大宝所部了。
不过即便如此,杨振现在先遣营在松山的人马能战之兵,不知不觉之间,也已经达到一千九百二十一人了。
先遣营的能战之兵,与原属松山城的夏成德、吕品奇两人所部的兵马数量比较起来,已经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特别是如果算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