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大战才一年,加上免赋,各地官府手上仅有的一点粮食,人吃马嚼,两三个月下来,也差不多了。
淮北的卢钦已经上表请求支援粮草、兵力。
钟会提十五万大军迎战,加上江北的吴军,杜预的八万步骑压力很大。
但如果要增兵,就需要加征赋税。
“回复卢钦,朕可以支援粮草,但援兵就不必了,大秦有难处,但朕相信吴国比大秦更难。”杨峥对杜预有足够信心,东线大军全都是精锐,是大秦的家底,不是钟会临时招募的青壮可比。
再说杜预都没上书求援,说明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
不就是消耗吗?
偌大的中原,加上关中、蜀中、南中,难道还耗不过区区江东?
“陛下无需多虑,江东油尽灯枯,此战必破吴国。至于粮草,只要臣这把老骨头还在,断不会让前方将士挨饿!”鲁芝拱手道。
杨峥心中感动,自己走到今日,背后一直是他在撑着,“有劳伯父。”
卫瓘也赞同鲁芝的观点,“臣也认为东吴必亡,稍待时日,前方必有捷报。”
杜预、周旨、羊祜、罗宪、王濬、霍彪、杨稷……
这阵容比历史上晋灭吴之战还要豪华。
“那朕就看看钟会是不是有三头六臂。”杨峥笑道。
数日之后,张特、马隆、杨嚣、庞青等刺史纷纷上书,言东吴刚刚内乱,钟会封公,国中生疑,士卒离心,此战江东必亡,大秦不可错失良机,给钟会发展的时间。
文鸯、蒙虓、孟观等将还主动求战。
杜预、羊祜的奏书也送了上来,他们在前线,看的更加清楚。
“陛下之檄文,振聋发聩,江东士民携家北上者,有如过江之鲫,江东人心浮动,士气瓦解,此亡国之兆也,陆抗号为名将,进退失据,钟会自称英雄,徒有其表,皆非命世之人,长则半年,短则三月,臣必入江东,擒钟会、陆抗、孙瑾献与大兴!”
还是杜预霸气,连灭吴的时间都推算好了。
这几乎是军令状了,如果不能灭吴,他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以杜预今日的地位,若没有十成把握,绝不会如此托大。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