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颇大。
杨峥觉得独尊儒术没有问题,但也不能废弃道、工、墨、法等学派。
以儒为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杨峥的目标。
天地万物都需要一定的良性竞争,人如此,国家如此,学术也是如此。
一家垄断,只会失去活力,内部腐朽。
再说老子、鲁班、墨翟、韩非子等人学术跟儒家并无多少冲突。
道家、法家其实已经跟儒家融合。
墨家虽然式微,但还是有不少拥笃者,太学中有鲁胜、乐壹二人重新注释《墨子》。
任何一个学术都有糟粕和精华,墨家中的糟粕不少,但精华也非常多华夏古代逻辑体系就诞生在墨子中,还有基础的宇宙论、物理学、数学论述等。
杨峥忽然想起明朝的永乐大典。
以后天下统一了,完全也可以弄出一部大秦版的《永乐大典》,将各家学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立为显学,华夏的思想、学术体系将会有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一个穿越者,不是带来多少技术,技术这玩意儿离不开生产力。
而是引发一个思潮,改变这片土地上人的思维方式。
编纂《大典》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这个时代,书籍和知识都被士族垄断,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
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个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开国皇帝办不成的事。
至于武庙,在杨峥看来,东汉开国的几个大将明显有些水分,一个马援就够了。
卫青、霍去病的排名有些低了。
飞将军李广……一言难尽,一场胜仗都没打赢,动不动就迷路,如果不是《史记》的拔高,李广不会有这么大的名气。
】
两天之后,新的名单呈上来。
这一次用心多了。
文庙的人作了很多削减,孔门七十二贤削减到十二人,增加了老子、鲁班、墨翟、韩非子、张衡等人,还有诸葛亮、卢植、郑玄、荀或。
诸葛亮拉拢蜀中士人,卢植拉拢河北士人,郑玄安抚山东士人,荀或则对应中原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