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日起,尔等全部充为朕的亲卫!”
众人大喜,“谢、谢陛下!”
除了他们的忠义,很大程度上是欣赏为首的青年。
杨峥刀山血海里滚了这么多年,识人的水平还是有的,此人虽然落魄,但全身上下自成一股气势,年纪轻轻,敢冒杀头的风险仗义执言,至少说明他是有胆色之人,能跟刘珩比比力气,膂力也不差。
“你叫什么名字?”杨峥问道。
青年拱手道:“罪、罪人苟、苟晞。”
杨峥一愣,西晋的韩信、白起?
这人堪称是司马家的救火队长。
不过以司马家的德行,恐怕就算是韩信白起复生,也扶不起来。
杨峥轻笑一声,大秦现在如同烈火烹油,一两个将才倒也不必过度的关注,苟晞若真有才干,自然也不会被埋没。
八万多的俘虏,依旧采取自愿原则。
愿意从军的从军,不愿的留在屯田司,耕种满了五年,可以选择回乡,或者成为大秦的待归。
五年之后,很可能司马家也玩完了。
当然,并不是想从军就能从军的,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
这年头不会砍人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
一番登记裁撤下来,新募了五万四千多人。
忠、孝、仁、义、信,五大营全部立了起来,每营六千到一万的兵力。
忠、信二营屯驻河内,司马家在大战刚起的时候,全都逃回河北或者洛阳,大量的田地直接便宜了杨峥。
一个忠、一个信压在司马家祖坟上,杨峥感觉就是在打司马家老祖宗的脸。
也不知道地下埋着的司马家老祖宗们作何感想,会不会托梦给司马炎。
仁字营驻扎弘农。
孝、义二营驻扎南阳,算是为杜预补充了兵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