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产三万吨铁没什么概念。
他趁着保罗和凯瑟琳走在前面的机会,拉了拉玛丽安娜的衣角,小声问道:“怎么?三万吨很多吗?”
“何止是很多?”玛丽安娜虽然小声但语气加重地回答他:“你知道伽贝拉每年能产多少铁吗?”
“多少?”
“你真是白呆这么多年了!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不过我估计也就是三千吨到五千吨之间。帝国每次购置军械都能让境内的铁器涨一番价格。”
内森吐吐舌头,“差距这么大吗?”
其实,素来以魔法为尊、不怎么关心社会生产的他没有意识到这种差距意味着什么。
在许多人看来,缺什么到市场上买就行了,只要愿意花钱,就会有无数的商人抢着满足你的需求,货物仿佛像是地里长出来的庄稼,本来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他们在震撼中逛遍了整座铁厂,踏上返回湖心镇的路。
凯瑟琳骑在马上,心中有些感慨,或许保罗真的是个和平主义拥趸。
如果换做其他领主能每年得到三万吨铁会做什么?
或许他会为自己的军队上上下下都装备上精良的兵器和铠甲,然后发动一场叛乱,更别提还有那些威力强大的火枪火炮。
想到这里,她不禁问道:“每年那么多铁都用来做什么了?”
保罗耸耸肩,三万吨铁也不算多,十八世纪后期英国全国的铁年产量都到二十万吨了,技术水平和刚才那座铁厂也差不多。
“有很多领域,像机械制造和工具制造,用铁做出来的东西比木头做出来的更坚固耐用,犁、镰刀、锄头等农具,还有锅、炉、锤子等日用铁器,我们这里要远远比其他地方便宜,镰刀这样的小工具对这里的农民而言只是随手可买的消耗品。”
“建造更坚固的桥梁,以后你多逛逛西北海湾,就能发现已经有许多铁桥了,近几年的其他建筑也在大量用铁,用铁制成梁柱和框架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高度。”
“还有制造船舶的骨架和部件,能大大提高船舶的强度和耐久性,这对需要远洋航行的商船太重要了。”
“我们还大量出口铁器,比如角湾那里。”
恰好,他们此时又路过一段正在铺设的铁轨,保罗指向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工地,“木头无法承受沉重的车身,铁路的轨道就是钢铁制成的,如果铁路试验成功——不是说技术上,这方面我很有信心——如果铁路带来的收益能超过对其的投入,可以预见整个社会对钢铁的需求会迎来一次暴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