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主任摇头:“想到又如何,想到也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实现起来太难。”
“小杨,你可以搞更大的课题,胆子再大一点,放开手脚搞,需要什么支持,我们全力支持你,我虽然老了,在这个圈子还是有点面子。”张教授觉得杨平几个月搞出这么耀眼的成果,要是再花更多的时间,是不是搞出诺奖级别的。
这个嵴柱外固定架技术,如果放到以前,术式可以获奖的话,这也是诺奖级别的。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诺奖对成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重视更加基础,更加有价值的科技成果。
“小杨正在计划干细胞培养肌肉的课题,怎么样,打算什么申报上去?”韩主任想起杨平还有一个更大的课题。
“科研计划书已经写好,我打算不要国家的资金,自筹资金研究,这样可以节约申报的时间。”杨平心里早就对这个课题做了计划。
如果不需要国家资金,那就简单,只要法律和伦理上没问题,就可以马上展开研究。
韩主任知道,医院建立的科研基金,现在已经接到几亿的捐款,对于启动这个课题足够。
何况安宁集团表示,愿意持续为这个科研基金输送资金。
对安宁集团来说,做慈善资助医学研究,拿出几十个亿非常轻松。
何况陆陆续续后来还收到蒋百诚、包玉楼、王昌鑫的捐款,现在账面上躺着三个亿的资金呢。
杨平年纪轻轻,没想到号召力这么强,这么多企业家愿意为他掏钱。
“怎么,都在?”
夏院长爽朗的笑声。
“哦,夏院长,怎么有空过来?”韩主任回头。
夏院长凑过来:“我是听说小杨的新技术临床实验取得成功,来凑凑热闹,要不是要搞个庆功会什么的?来点仪式感。”
“算了,小杨不喜欢这虚头巴脑的东西。”张教授说话不客气。
夏院长十分尊敬张教授:“我也是提提,小杨不喜欢这一套,我是知道的,你看,我这不单枪匹马来凑个热闹。”
“小杨呀,那个手术机器人还没批下来,要等等,医院已经有两台天玑,加上一台达芬奇,已经有三台机器人,申请第四台比较难,上头要照顾其他医院的申请,所以迟迟没有批下来,我准备又上去游说游说。”夏院长表示抱歉。
有些事情确实,不是他一个人说得算,这种几千万的设备,审批权在上面,不在医院。
上面手里的钱也不是给三博医院一家,还有好多医院没有机器人,上面自然要考虑很多。
“老夏,我说你要是不觉得没面子,直接让小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