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时还活蹦乱跳的且生了张家元等五兄弟才总算心里舒服点。
后来,那年天下大乱,五姓村的人日子越发过不下去,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然让两房恩怨再次加深。
什么事?
李老太太和四老太爷好上了,四老太爷抛妻弃子去老三房过日子去了。
直到今日,李老太太都觉得她没做错。
毕竟乱世嘛,哪里都不太平。
她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年幼的继子,太平日子都有人欺负,何况乱世?
那是哪里都不太平。
这不,本来平常还只是听几句风凉话,她尽量忍忍大不了不出门也就是了。
到那时这招不管用。
因为就有人半夜上门强抢,能偷着东西也好,最好生米煮成熟饭,连人带家财被占了最好。
这让她往哪里躲去。
而且她还听到风声,说是村里有人看上了她家的家财,想着找人说和一下,上门来过日子。
对再找一个男人这事,李老太太没意见,本来她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为了过好日子头嫁就找了个鳏夫。
至于先前三老太爷去世,她为啥不再嫁反而留下来守着,那也不是她和三老太爷情比金坚,只是她心里明白,她再嫁就三回了,这世道再嫁大多数时候一回比一回低。
所以男人好找,日子过得好的男人却不好找。与其跟个破落户,吃不饱穿不暖还被旁人小看,那还不如维持原样。
至少张家这里,公婆男人都去世了,继子年龄小还得仰仗她过活,就算有个亲小叔子一家,哪有如何?平时见面都不吭声,两家跟断亲没两样。
只是如今情况特殊,由不得她不愿,但人选却不能等着外人挑。
到底再找的男人就算是上门的,既然合伙过日子那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到时万一惦记原来的家里怎么办?
或者更狠的再是个为了她家的家财,说是上门,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这可不是她小人之心,要知道为了口吃的,村里多的是争的跟乌鸡眼似的人家,连平时很多想好的人家都闹蹦了。
两人是什么时候凑到一起的,又是谁勾引谁,当时张家元等人就没弄明白,如今更是不想提了。
总之,事实就是,消息一经传出,本该引起轰动,不过那时各家各户都为了活命在想法子,谁管的了旁人的是是非非?
只苦了张家元兄弟和他们的老娘陈氏。
原本陈氏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