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其实也不奇怪。
一来,天底下不管是王公贵族也好,还是平民百姓也好,都讲究个多子多孙。
既多子多孙了,这亲戚自然也多了。尤其还是乡下,大部分亲朋好友几辈子走不出去,这婚嫁之事自然都逃不过方圆几里。
离得近了,走亲戚不是很正常?
二来,也是不好的年头闹得,有时实在吃不上饭了,可不先得找亲戚帮忙?
可张裴氏和宋姨妈两姐妹的关系实在是一言难尽。
具体怨谁,那是各有各的道理,但两姐妹一二十年从不走动这是绝对的。
如今,这人猛不丁的上门,要一般人一定不会自作主张,定是要问一问张裴氏的意思。
小杨氏不说十分聪明,但也不傻,她开始的确这样想的。
毕竟人家两人到底是亲姐妹,有什么仇啊怨的,让她们自己解决去,她不适合掺和。
可这不是她心虚嘛?
再加上响午时,虽然张裴氏心凉了,但看在儿子的面上,想着族里现在有大事正办着呢,不能让他们为家里的事操心,于是硬是压下了把事情挑明到老头子他们父子面前的心思,可她心里到底气不平,感觉头都疼了,也是眼不见为净,遂自回屋里躺着生闷气去了。
这些,小杨氏不知道啊!
她整个人提心吊胆的,还以为张裴氏必不会放过自己,必会告状。
至于响午没捅出来,那不是大冬天嘛?
昼短夜长,吃了饭稍歇歇就该上工了,婆婆心疼自家人自然不会说,可晚上就不一样了。
就在她百愁莫展时,惆怅满面时,宋姨妈上门来了。
也不知道小杨氏是急病乱投医,还是怎么的,就这么阴错阳差的人竟然被直接带到婆婆面前了。
张裴氏恨恨地看了小杨氏几眼,她真的不能忍了。
“哎呀,三妹这是病了?”
就在这时,宋姨妈说话了。
她当然高兴自家三妹吃瘪,可这不是有事求人嘛?而且不管咋说,她能进门来,多亏了小杨氏这个大傻子,以后说不得还有用,未免耽误了正事,她赶紧出声圆场。
“你才有病?”
张裴氏那里愿意在死敌面前示弱?她直接矛盾转移:
“说罢,你干啥来了?”
又嘲讽:
“别说你没事,你可不像那种无事不登门的人。尤其我这里庙小,可不是你这种‘贵人’会来的地儿。”
“哎呀呀!”
宋姨妈打趣: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