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家中这些人在心里已已认为他凶多吉少。
大房、二房、四房倒是有后,但其中也存在着凶险:
大房两子已逝,只剩下一个金孙。
二房唯一儿子体弱多病。
四房也有一个独子,他还回过老家,但自他守父孝离开后,十几年没联系,是生是死谁知道?
也只有五房有三个儿子,但就算过继给三房和四房也才平均一家一个。
何况,张知青新近去世,张知壮成亲多年没后。
所以有时候真怨不得本家人心大。
这时,六老太爷上场了他用苍老的声音一锤定音:“老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子嗣是大事!白给你粮你都不要,那接下的话也别说了。”
挑刺的人急忙住口。
这些挑刺的人还是有些小聪明的,明白如今他们是说不得了,但他们到时候可以把粮昧了,只要压服下家里人,族里也不会去各家各户盯着看谁吃。
因为啥好事总是有不满意的,未免节外生枝,张家元干脆的把剩下三条一股脑儿说了:“二,守寡的妇人,只要不改嫁每月领三十斤粮。
三,父母双亡、失孤失恃的男女孩童,不论有没有叔伯爷奶,十岁以下每月十斤粮,十岁以上二十斤,直到十六岁。
四,六十以上的男女老人,六十至七十每月领十斤细粮,每增加十岁加十斤,以此类推。
而若是无子女的老人则每月再加三十斤粮。”
刘二女在五房正屋里听见,心里十分高兴,脸上便带出来了。
她也知道如今他们五房情形不好她不该如此喜形于色,但她实在忍不住。
毕竟按刚刚所宣,即使五房不出那每月四十斤的粮,他们也能从族田领。
而院中一群人却没啥需要顾及的。
他们越听越激动,这可是家家都有份啊!
一群人围成一团议论纷纷,院中闹哄哄的。
六老太爷眼锋一扫,摆摆手道:“行了,别围着了,该干啥干啥去。这些算啥?等家元过些日子办成一件大事,说不得能为族里办个族学。到时咱们家的孩子也能认认字,不至于做睁眼瞎。出息的在外面也能找个体面活,甚至考功名做大官都有可能。”
一群没散开的人更沸腾了。
有人立刻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