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请稍后再看,先发后改。求来起点支持正版阅读,谢谢。]
朕虽惜你方腊是一条好汉,但也绝不能留你活在这世间了。
赵吉微笑着说道:
“辛苦梁大官连夜审理贼首方腊了。”
梁师成立即满脸堆笑地说道:
“老奴能为官家办差,深感荣幸。”
赵吉对梁师成又道:
“贼首方腊、头目方肥等匪军中罪大恶极者,明日午时在杭~州城内繁华街,当众皆斩之。
杭~州城内百姓,欲观方腊受刑者,皆可尽赴刑场观看。
以此,让万民传颂朕御驾亲征东南、平定方腊之伟业,
以便消除方腊乱匪在东南之恶劣影响……”
“老奴遵旨。”梁师成领旨。
在这杭~州府衙内,陪侍在赵官家身侧的领枢密院事大宦官童贯,跪地奏请,道:
“官家,微臣童贯认为:
贼首方腊,叛逆谋反,
攻州克县,抢劫放火,
残杀官吏,奸掳女子,
对此恶贼,应刑凌迟!”
新任两浙路制置使的宦官谭稹,立即附和着童贯的进谏,跪地奏请道:
“臣谭稹赞同童大人之言,对贼首方腊当行凌迟之刑。”
赵吉却道:“朕知道爱卿痛恨贼首方腊,然则,朕意已决,为彰显朕之仁德,方腊凌迟之刑,改为腰斩吧!”
赵吉之所以这样决定,便是他有些受不了古代的凌迟极刑,太过残忍了,这种千刀万剐的极刑,施刑二三个小时人才能死。
赵吉认为,对方腊这样的贼首,施行大宋律法中有的腰斩之刑,既可对其罪恶朝廷惩罚,又可警示万民不可犯上作乱。
而赵吉故意这样不采纳手握兵权的童贯进谏,还有自己的深意。
那就是,童贯你从九年前的政和元年被封为检校太尉,出使辽国回来后,你的权势就更大了,握有朝廷内外军政的大权。
不久后,你被为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不到三年,你领枢密院事,另你还监军西北,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被封为太傅、泾国公。世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
如今,在朕这个穿越者的英明决断,行霹雳手段,公相蔡京已经伏法,就差你这个媪相童贯了。
朕不同意你童贯提出的建议,也是在收拾你之前,对你的一种试探。
童贯看到赵官家没有采纳他建议的对方腊执行凌迟极刑之后,脸色明显地阴沉了下来。
不过,他也没有敢当面顶撞赵官家。
时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看到赵官家驳斥了童贯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