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备战等情况,他亲自视察了王禀所布置的杭~州城防……
新任两浙路制置使宦官谭稹一直陪同着赵官家进行视查。
虽然,谭稹的官职高于王禀,但是,如今实际上对杭州城布防、指挥守城兵将者却是王禀。
赵吉很满意杭~州城的严密布防,他觉得王禀确实是一名将才!
赵吉解下腰间玉带,对王禀道:“王统制,城防布置得此妥,朕将此玉带赐给你。”
而赵吉在出京之前,像玉带之物,他就准备上百条。毕竟这东西带着也不重,是赏赐给部将,拉拢群臣关系的很好纽带。
“臣王禀谢官家圣恩。”王禀跪倒在地,不卑不亢地道:
“然则,臣王禀布置杭~州城防本为分内之事,如今未见贼军攻城,臣王禀还寸功未立,受官家玉带心有愧,亦不能让兵将们服气。
军中之事,当有功赏,有过罚之。
臣未立大功,实不敢受官家重赏的这条玉带啊!”
王禀这么有正直的话,把赵吉给说得也是无言以对。
晾在那里的赵吉,手捧着刚刚解下来的玉带,这特么的是重新系回去,好像是没有面子,赏赐给王禀,他又说现在没有立下大功不敢收朕的玉带。
特么的,好尴尬啊!
不过,赵吉是打心眼里,更加高看了一眼这位未来的抗金名将王禀。
只有心中正直坦荡之人,才能说出王禀这样的话来吧?
要是放在那此奸臣、甚至就最普通的大臣们,遇到了皇帝给你面子想拉拢重用你,赐给你赏赐时,绝大部分人不都得乐得屁巅巅地接旨谢恩,然后把赏赐之物供起来,做为自己升官和显摆的资本啊!
王禀如此正直,又有军事才能,赵吉还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朕决定以后在伐金之战中一定要重用王禀。
此时,新任两浙路制置使宦官谭稹,急忙跪在王禀身边,向官家叩首,打圆场启奏道:
“王统制出身行武,久居军中,不懂朝廷礼数,拒收官家所赐玉带这是王统制的不对。
然则,王统制一心就是想在这即将对敌大战之前,给手下兵将树立一个赏罚分明的表率。还请官家息怒,饶恕王统制不懂礼数之罪吧?!”
“哈哈哈……”赵吉大笑道:“王统制性情正直,朕岂会怪罪呢?”
谭稹看到赵官家的表态后,立即眉开眼笑,跪拜道:
“谢官家,官家圣明。官家欲赐给王统制玉带,王统制却想立下战功后再受赐。不如,让臣谭暂时保管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