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将桥给炸断,便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兵力本就有限,集中了也无大用,倒不如分散以壮声势。”
解生站在山峰上慨叹,他戎马半生,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同时,愈发不解。
南原守将到底用了什么法子,竟坚持了那么长时间?
相同的疑问再度于心头浮现。
想了半天,没有找到答案。
而解生接下来也顾不上分心,因为倭人斥候摸索了两三个时辰,终于回营汇报情况。
稷山外围,大军始动!
箭在弦上的黑田长政将本阵设在了南侧的全义馆。
一种类似秦汉时期的机构,只不过,地方要更大一些。
若是放在以往,看穿敌军战术安排的他,绝不会把天安小城放在心上,直接略过去,扔给后队毛利秀元去解决,自己则引军北上。
可南原一战,给倭人留下的心理阴影实在太大,不管怎么样,先占领一座城再说。
介时,也好找一块遮羞布。
基于这种稳妥的想法,黑田长政派遣了麾下赫赫有名的黑田二十四骑中的三员大将——黑田图书助、栗山四郎右卫门、毛屋主水。
三将领兵两千人,先期抵达金乌坪,发起试探性进攻。
而先锋军特意换下自身衣袍,穿上白色军服,这是从李朝士兵身上扒下来的,特殊时刻能发挥奇效。
很快。
负责挡在中间的那一协明军,察觉到异常,仔细打量了一下,以为是从全州方向溃退下来的同盟,不以为意。
而栗山四郎等人,同样被突然冒出来的明军吓了一跳。
打,还是不打?
本该一往无前的倭人武士变得畏畏缩缩,生怕全军覆没。
纵使大道上的明军,仅有一协,七八百人上下。
“铁炮,预备。”
“放!”
不自信的倭人选择开枪,而非发起冲锋,展开过去最擅长、最得意的白刃战。
嘭!嘭嘭!
铁炮声击发的声音跟三眼铳不同,很脆,极具辨识度!
明军顿时惊醒,这哪里是朝鲜军,如假包换的真倭!
怎么办?
对轰!
随着解生一声号令,中路明军开始用大将军炮、虎蹲炮、三眼铳还击,弓弩雨下,炮声隆隆。
不久前,预先设置在半山腰的各种口径大炮,亦开始对着大道进行轰击。
本来两千倭人还沉浸于偷袭得手的快乐中,不断发射单兵铁炮,试图测出明军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