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八路诸侯!
个个兵强马壮,再加上已经渡河而来的两万西凉旧部,再不开启决战,更待何时?
念及此,董卓拔出腰间佩刀,慷慨激昂道:“汉室昏沉至今,亟待英雄豪杰出世,力挽狂澜!”
“卓一介武夫,蒙诸位抬爱,忝居盟主之位,当怀澄清天下之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十常侍谋害先帝,诓杀大将军,裹协皇子。此三罪,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吾等当即刻发兵,入雒阳,清君侧!”
事实上,能将黑说成白,把狼子野心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也是一种本事,而这些话又有士人领袖、太傅袁隗背书,瞬间由假转真。
“愿为盟主前驱。”
“愿为盟主前驱。”
孔伷、王匡等人纷纷下拜。
一时间,气势大振。
而后,在董卓的带领下,各路诸侯开始讨论如何攻破函谷关,事实上,在他们看来,此次进军必能功成。
广陵太守张超,提议兵分两路,一路为主力,从正面攻打函谷关,吸引注意,而一路趁乱渡河奔赴小平津关,那里紧靠邙山,一旦将其攻破,即可长驱直入,顺利抵达雒阳。
坦白来说,如果这个提议能够顺畅的施行下去,进入雒阳,可谓轻松至极。
毕竟函谷关易守难攻,再加上守军兵多将广,并非泛泛之辈,与其在这里死磕,倒不如分兵攻打其它关隘,那里兵力空虚,又没有猛将坐镇,很容易就能攻克。
可惜,这个提议很快被否决了。
董营中尚有擅长望气的能人异士,更何况对面?小伎俩根本使不了。
因而杜克提议直接正面邀战,兵对兵,将对将,不需要任何掩饰,成王败寇,一切凭实力说话。
两个计策。
前一个很难实现,后一个光明正大。
而在座的八路诸侯并非充数之辈,均携精兵良将来此,自然有十成信心,当即同意杜克的提议。
简单、直接、高效。
“如此,该派何人前去关下搦战?”济北相鲍信想夺得头功,当即出列请战:“吾弟鲍忠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盟主斩将、刈旗。”
话落,一手持点钢枪的小将迈步而出,面容与鲍信颇为相似,必是兄弟无疑。
杜克眉头微蹙,本来因盟友云集、军威炽盛而恢复正常的脸色再度垮塌下来,像是吃了苍蝇一样,心道:晦气,怎么遇到这家伙了。
原著中,鲍忠领着三千马步军与华雄交战,一个照面就被斩杀,没有任何抵抗的空间——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
>> --